当诗人骆英回到家乡,在贺兰山一个荒凉山岗的一片乱坟之中,向母亲和找不着尸骨的父亲献花,而在他父母亲的坟墓一左一右、两三米之隔,躺着他的两个中学同学,一男一女,都是在18岁那年死于上山下乡——那一刻,他想到了什么?他想哭,为命运的残酷和随波逐流而哭,为越来越浓、越来越无法释怀的乡愁而哭。读到这里,我想到了另一位诗人的一句诗:“我正在拉开与故乡的距离,越来越像/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人。”这种在繁华时世中对个人身份的迷失而产生的焦灼和茫然无着感,成为这本《知青日记及后记》最原始的底色。
时间是条单向街。而凭借诗歌,诗人可以回溯到过去。骆英在其新作《知青日记及后记》中,回忆了自己当知青期间的一些人和难以磨灭的往事,用诗歌的方式抒写知青的命运,充满了对青春、理想和价值观的感叹。诗中的人物具体而鲜活,他们部分还原了在那个特定年代人物的命运。知青、民办教师、会计、民兵队长、“段公安”、“陈税务”、“偷变压器的贼”……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空场景中。心灵的迷茫,岁月的磨难,以及青春的痛楚和期盼,在一个个例如干农活、民兵训练、捕猎、开矿的场景中一一展现。诗歌的叙事功能在这本书中展露得酣畅淋漓,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粗线条地勾勒出一个个人物的命运图景,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由一个个场景构成,真切可感、自然而又意味深长,读者似乎能闻到其中尘土的气息。《知青日记》为每一个笔下的人物立传,借助这种分行文字,往日岁月的一切依然鲜活,被时间挽留,成为诗人内心最深刻的印记。时隔多年,时过境迁,尽管诗人的描述有时还透着一种戏谑的意味,但对这些人物的人生遭际产生的沉痛感依然让人不胜唏嘘。
故事之所以打动读者,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叙述者的态度。《知青日记》非常真诚,毫不矫饰,因此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聚集了一股直击人心的力量。比如,“后来/大约过了二十年/她带着女儿路过北京/在她的小旅馆我们谈论往事/她坐得端正一本正经/她说别让女儿看着不对劲//是的/决不能让孩子们看着不对劲”(《吴雅芳》)。“日记”之所以成为“日记”,是因为需要对生活原貌持有起码的真实。这或许是诗人为诗集取名《知青日记》的缘由吧。
《知青日记》的后记也是以诗的形式呈现,感人而又意味深长:“……我们其实从来都不是土地的耕耘者/漂泊是我们心灵根深蒂固的情绪/我锄过第一堆土但我忘却了/其实 它是我生命中最贵的收益/乡亲们在路口不知我已远去/我在车上再也看不见乡亲/黄河呢 还在流又慢又浑/黄河呀 还在流又慢又浑”……
这就是骆英,也是企业家黄怒波,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当人们习惯于清点他的财富时,他却常常以为自己是当年插队下乡的黄会计,“以为自己还是知青,还在计算工分”。从书中可以看到,这些诗的创作,许多是在飞机上或在某栋大厦——这些代表着现代文明的符号里完成的,当他的年龄和时间向未来狂奔时,他的心和记忆正在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