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07日 星期一

    让爱心永在

    ——华中师范大学开展爱心教育活动纪实

    作者:邵莉莉 朱逸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07日 16版)

        日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资深主持人敬一丹为华中师范大学圣兵爱心社题词“爱心社,爱心永在”。已成立14年的圣兵爱心社不仅帮助上千名经济贫困的高中生圆了大学梦,也成就了华中师大数千名怀揣爱心的优秀大学生。爱心感动了贫困高中生,也鼓舞了爱心社成员自立自强。爱心社创始人、全国优秀辅导员冯圣兵说,在奉献爱心的路上,大家收获的是“温暖的力量”。

     

     打造品牌 培育爱心

     

        心心火义教之家是继圣兵爱心社之后涌现的又一个大学生爱心社团。该社团成立于2007年3月,是由国家免费师范生组成的专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支教服务的公益性学生社团。社团宗旨为“关爱农民工子女,提高师范生技能”。截至2012年9月,该社团共帮助民工子女7000多人,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0000小时,行程60000余公里。

     

        2010年,学工部联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组建爱心教育基地,开创了体验式爱心教育模式,以课堂和实践为平台,通过视频、讨论、演绎等多种形式,围绕“爱自己,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层层递进的主题设计教育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直觉和性灵去体味和感悟。

     

        “桂苑之歌”校园歌手爱心演唱会,是该校在武汉地区独创并连续多年举办的大型校园文艺活动。学校为此专门设立了“桂苑之歌”奖学金,由在校学生定期捐助,学校给予资金配套,这样每年可以资助60多名在校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师德楷模 播洒爱心

     

        近年来,该校先后挖掘树立20多位师生大爱典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爱典型如同一盏盏明灯,引领青年学子把爱心传递下去。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1987年毕业于该校中文系。他主动放弃全国著名中学黄冈中学的工作,选择到交通闭塞、条件艰苦的蕲春北部山区的一所高中任教,一干就是20多年,并坚持把自己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新民教授,1995年在部分贫困山区学校发动“告别咸菜活动”,兴建、援建希望小学3所;2004发起“惠济行动”,号召、吸纳更多社会人士参与助学慈善事业;2006年成立逸华慈善基金会,此后每年捐助30万元以上。18年来,高新民已累计向社会募捐善款约300万元,个人捐献50余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2000余名,资助面覆盖全国各省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汪海燕教授,虽重病缠身却始终心系学生,恪尽职守地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内派挂职政工干部张春,用慈母般的关爱,消融不同民族师生间的隔阂;宿管好大叔魏友阶给学生免费理发,还经常资助贫困学生;政治学研究院牟成文教授,尽心竭力为国家新农村建设服务,在乡村播撒着华师大爱,被亲切地称为“泥腿子教授”。一个个师德楷模的爱心事迹在校园里广泛传播,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也在学生们心中植下了爱的种子。

     

     学子榜样 传递爱心

     

        身边榜样最有说服力。学校十分重视在学生中发现爱心教育榜样,通过同辈引导,典型示范,激励学生共筑爱的长城。

     

        2008年9月,李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该校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他每个周末都会去孤儿院,教那些孤儿甚至是残障儿童唱歌。2011年11月,因遗传性强制性脊柱炎恶化,李强回家养病。但他一边勇敢同病魔抗争,一边坚持练习歌唱,在母校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李强得到爱心医院的免费治疗。正在康复的他录制MV《爱的飞翔》,用歌声传递人间大爱。

     

        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阿达姆,2010年6月至今每周都到农民工子弟学校——春苗学校义务支教,风雨无阻,将爱心献给“流动花朵”。今年3月12日,阿达姆拿出参加电视节目的5000元奖金在春苗学校设立了“阿达姆专项奖学金”,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农民工子女。3月22日,学校成立了以阿达姆为队长的“洋雷锋”志愿服务队,共召集了来自美国、马尔代夫、秘鲁、加纳、尼日利亚等30个国家的43名留学生。

     

        生命科学院女生曹恒蕾在其同学去世后,靠做兼职代同学尽孝。“孝心男孩”田正阳带着母亲读完高中,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物理学院。“华师最美女生”刘轶8个月时因药物中毒导致双耳失聪,在20多年的无声世界里,她凭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不仅读完了本科,还考上研究生,她经常去聋校义务支教,为聋儿撑起一片天。

     

     搭建平台 实践爱心

     

        在学校爱心文化氛围感召下,各学院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爱心教育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做法,为学子实践爱心搭建了平台。

     

        华中师大音乐学院成立了“星愿”特色志愿服务队,努力普及音乐教育。“星愿基地”为湖北省10多所希望小学每学期开展一次志愿支教服务,选派本科生担任音乐教师,协助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指导文艺节目编排;并邀请受助学校音乐教师到“星愿基地”接受正规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训。志愿服务让音乐学院学子在实践中了解社会现实,肩负社会责任,砥砺德行,学会同情和关爱。

     

        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充分发挥学院优势,整合全院资源,将对学生的爱心教育融入到专业能力提升中,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先后组建了星光支教服务队、星光电脑服务队、星光影像工作室。三支服务队常年立足校园,扎根基层、服务师生、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在诠释爱心理念的过程中,感受爱、发现爱、宣传爱、践行爱。

     

        教育学院于2012年2月启动了“星光自闭症儿童服务中心”计划。迄今该中心开办了一系列公益讲座,依托家庭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在荆门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基地,利用暑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调研、评估、干预活动。教院学子用关爱让这些跌落凡尘的“星星”孩子重新绽放出笑脸。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