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始终把文化建设置于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破解困境、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
农村文化设施薄弱。农村文化设施薄弱主要体现为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缺乏,乡镇文化站因缺乏资金支撑很少开展文化活动,文化场所被闲置、挪用、挤占或变卖的现象普遍。村级文化设施则更少,农民书屋或文化大院数量少、书刊少,且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农村文化人才匮乏。这主要表现为,农村文化人才严重流失,后备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其原因在于:一是农村文化设施薄弱,文化工作难以开展,个人价值和专业能力难以体现,且待遇较低;二是农村民间艺人从事的文化活动多是自发行为,经费筹集困难,往往因生活所迫而放弃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改从他业。三是县乡两级一般不安排专职文化干部,文化工作无专门人员管理。
农民文化主体地位缺失。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农民创造的文化,才是最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文化。但在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由于未充分发挥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作用,导致农村文化产品因缺乏乡土气息而不足以反映现代农村的精神风貌,不能适应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进而导致农村文化发展失去动力。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以求进一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文化的硬件建设,如建设服务功能齐全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和较高水平的乡镇文化站,在中心村建设图书室、文化室、活动中心等,在非中心村发展以农户为依托的农民书屋、文化大院等。另一方面,要重视农村文化的软件建设,创造条件让农民免费享受文化服务。政府要加大送科技、图书、戏曲、电影等文化产品下乡的力度,促进农民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城市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鼓励文化机构为农村服务,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成为农村学校的实践课堂。
加强农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农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成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的农村文化建设领导组,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农村文化建设的巨大合力。党委要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农村文化建设,以科学理论武装农民,以正确舆论引导农民,以高尚品德塑造农民,以优秀作品鼓舞农民。政府要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场所安排等服务,让农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确保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农民进行文化创作,开展文化活动。二是建立县文化馆、乡文化站、村文化室三级管理机制,县文化馆及博物馆、艺术馆等要向农民免费开放,乡文化站则要配备专职文化干部,组织并指导农村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村级文化室要注重挖掘并弘扬民间优秀文化,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保障农村文化的生命活力。三是建立财政拨款、社会筹款、农民捐款等筹资机制,在便于农民集中的中心村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在农民流动性大的非中心村则用于向农民传播城市文明和培训技术技能。
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要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农村文化建设队伍。一要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机构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文艺技能和乡土情怀等方面的培训;二要积极培养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鼓励和扶持农村乡土文化能人,重视培养民间文化传承人;三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为文化志愿者组织提供政策支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依靠农民开展健康文明的农村文化活动。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政府应采取措施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一是以农民兴趣为导向,引导并帮助农民组织各种形式的民间文化团体,依托农村传统节庆、庙会等民间文化资源和“文化下乡、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文化载体,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产品,并借此向农民普及科技文化和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建立农村文化激励机制,组织举办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评比,以及文化知识、科技知识等比赛活动,营造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三是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倡导团结协作、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帮助农民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育农民的公共意识和公益精神,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四是清除民间文化中的低俗内容,加强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文化内涵,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