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患者少花钱少痛苦”“技术过硬、服务到位”,这是吉林市中心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钱大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的。他说,我们一直努力让每一位患者都看好病。
吉林市中心医院是吉林市卫生系统建院最早、党员最多、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立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32个党小组,党员564名,有专职党务干部23名。
吉林市中心医院是个百年老院,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经受着生存与发展的考验。2008年9月,新一届医院班子成立后,医院改革运行机制,发挥医院党组织作用,加强精细管理,重点围绕为老百姓解决“看好病”的问题,快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人人争做最好,真情温暖患者
去年7月11日,医院心内一科接到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是一位曾在心内一科住院的老人的遗愿,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再嘱咐儿子要写这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医生悉心治疗,耐心解释,让老人得到安慰。护士为父亲修剪指甲,清理杂物,不怕脏不怕累,比做儿女的还体贴。正是你们的关爱温暖了父亲的心,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微笑着离开了。”
吉林市中心医院党委非常重视医院“软实力”建设。从2009年开始,钱大为院长就先后概括提炼出“让来中心医院的每一位患者都看好病”的医院工作总要求,“我是中心医院的,我就是最好的”医院精神以及“敬业、精术、协作、守信”的八字院训。医院开展了“争做最好的中心医院人”文化创新活动,并举行了隆重的佩徽仪式,分两批为775名同志佩戴了“我是最好的”医院文化徽章。通过佩徽活动,吉林市中心医院掀起了创先争优的活动热潮,人人想做最好,人人争做最好。
检查科室延时工作、院长接待日、预约诊疗、电子叫号、院内一卡通、三级随访……医院始终坚持把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完善医院服务体系,把便民、惠民工作做实做好。“合理用药、合理用血、院内感染控制、围手术期的管理、手术及用药等的分级管理,这是医院目前致力于服务患者、提高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五个重要内容。”钱大为说。
治病救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带动作用
2010年9月7日,医院脊柱骨外科副主任、优秀共产党员于崇龙赴德国利希腾菲尔斯医院研修期间,他高超的医疗技术,丰富的经验和优质的服务得到医院好评,他的事迹还在当地媒体上刊发。“是医院对我多年的培养,才让我把中心医院人的风采带到德国。”于崇龙这样说。
为加强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院党委给权力、压担子、担责任,使支部书记很好地承担起了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干部测评、绩效考核、消防治安等科室管理工作。医院38个党员先锋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392名党员人人佩戴党员名签亮身份上岗。党员人人承诺、践诺,立足岗位为民务实。如今党员在医院职工和广大患者中的形象更好了,信誉更高了,凝聚力更强了。医院党委积极培育树立先进典型,全院形成浓厚的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院党委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医院每年拿出业务收入的5%作为人才培养保障资金,设立科研工作风险资金,用以奖励、支持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修学习、业务培训、临床科研、技术引进,并为医疗工作风险提供保障,营造浓厚人才成长氛围。
突出人文关怀,营造让患者满意的就医环境
2010年7月,吉林市永吉县口前镇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洪水就是命令,医院立即成立医疗队,党员医护人员冲在最前面,日夜坚守在抗洪第一线,为受灾的居民免费送医送药。同时,医院号召全体医护人员捐钱捐物,爱心源源不断涌向灾区。
医院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推动医务志愿者服务基地建设,创造温馨、充满人文关怀的就医环境,并设立特困患者救助基金,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中心医院赢得了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和良好的社会形象。2010年医院共发患者测评文件9154份,三级随访7000多人次,总满意度为98.27%。
医院率先实行双向转诊,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加快建设,发挥中心医院在吉林地区的医疗中心带头作用。医院在吉林市卫生系统率先实行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了诊疗行为,减轻了患者负担,率先开展社工服务,推动医务志愿者服务基地建设,使更多的人成为医疗服务志愿者,创造温馨、充满人文关怀的就医环境。
几年来,吉林市中心医院把物质文化建设与医院的精神文化密切结合,与职工的素质教育密切结合,与扩大医院社会影响密切结合,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社会满意度得到不断提高。(本报记者 龚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