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鏖战在电磁风暴涡流中

    ——记海军首支“电磁蓝军”部队

    作者:于贵民 王宗安 丁浩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7日 07版)
    演练现场 李靖摄

        一纸命令,部队编制体制被打破、原来的番号被撤销、曾经承担的使命任务被重新定位——

     

        海军某“电子对抗仿真试验中心”,那年成为海军首支“电磁蓝军”部队。他们在国内仿真界创造了近20项“第一”,开创新型电子装备试验、训练、演练一体化新模式,被誉为我军海上信息化仿真训练领域的先行者。

     

        打造“十八般兵器”

     

        当时,建设复杂电磁环境仿真训练系统,没有可供学习借鉴的“蓝本”;由科研试验部队转为海军复杂电磁环境下施训部队,原有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软硬件建设也需重新谋划。

     

        一切要白手起家。某雷达仿真系统研制刚刚开启,就遇到难题。如何建成一条系统需要的“信息高速路”,“拦路虎”接踵而至。这个中心的科技人员把超前的观念融入其中,通过3个月艰苦攻关,掌握了关键技术。仿真系统各个分系统集成联网成功,军内第一个具有分布式体系结构的仿真试验训练指挥控制系统诞生。依靠新技术,中心科研人员不断为现代化仿真训练打造“十八般兵器”。

     

        他们建成当时国际上第一个“异类复合型微波暗室”。暗室能模拟出几百种目标及环境信号,使各型电子装备试训越来越接近未来战场的真实电磁环境。

     

        他们在全军率先建成复杂电磁环境网络化训练系统,即利用仿真中心构设的高密度、多体制和可调、可控的复杂电磁环境,实时传输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部队驻地和训练舰艇,实现远程异地共享复杂电磁环境资源,使受训部队不离港口、不出营区就能实施全系统全流程的复杂电磁环境下练兵砺剑。

     

        决不受制于人

     

        早先研制一套训练评估系统,他们曾购买某软件。由于没有源代码,技术上处处受制于人。

     

        痛定思痛。中心党委下决心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决不受制于人。由这个中心的高级工程师李辉等技术骨干组成的课题小组,实施科技攻关。经历无数次失败,他们终于成功。这套训练评估系统投入应用后,专家评价:“不仅研制出国内一流软件,且掌握了当今主流开发平台的核心技术。”

     

        在这个中心,即便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具有一股旺盛的创新热情。他们说,“搞科研,必须长一身敢杀出一条血路的硬骨头。”为了构建近似实战的复杂电磁环境下仿真训练演练系统,他们努力学习兵种知识、战场环境、战术运用等,一幕幕紧贴实战背景的信息化仿真训练课题从实验室直通“战场”,一项项科技成果成为厉兵秣马的“利器”。

     

        由于坚持把科研建设始终放在自主创新上,这几年中心研发重大创新成果11项,大型信息化设备100多台套。通过完成重大科研项目,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落户中心,成为驱动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有力引擎。

     

        提供“策马盘弓”舞台

     

        中心政委安胜利认为,“谁能聚拢年轻英才,谁就能在抢占信息技术高地上夺得先机。为此,他们积极为年轻人提供“策马盘弓”展示自我的舞台。中心设立学术贡献奖、青年成才奖、科技创新奖,鼓励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入院校学习深造。四通八达的成才路,激励每名年轻干部冲锋在仿真建设最前沿。

     

        还是中尉军衔的刘丽明,就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承担某型雷达装备仿真系统研制任务后,他每天干到凌晨两三点钟,饿了啃包方便面,困了躺在地板上眯一会儿。研制出的仿真系统,从数据记录、技术处理到结果评定,全部实现自动化,令专家刮目相看。

     

        原本是某专业“门外汉”的年轻干部张志勇,为尽快完成某训练导控系统研制,查阅上百万字资料,连续两个月在演练场上“摸爬滚打”。其研发成功的系统“亮相”部队后,受到官兵一致好评,为此荣立二等功。

     

        宽广的事业舞台,为青年人才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该中心培养出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11人入选人才库,15人被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等学术组织吸收为理事或会员。前不久,该中心被评为“海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