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12月13日报道,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华约”“北约”和“卓越联盟”,11日几乎同时发布招生公告,“撞车”般地将自主招生的笔试时间定在明年3月2日。
近年来,随着大学适龄人口总数的下降和出境出国留学热的分流,大学的生源压力倍增。尤其是对“985”大学而言,其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本身就意味着更大的生源争夺压力。为了争夺优质生源,各大学纷纷加大了自主招生的力度——一部分联合搞自主招生测试,一部分不加入任何联盟,以独立姿态自主招生。
没有竞争及其带来的压力,就没有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缺乏竞争的压力和动力,因此活力不足。如今大学在自主招生上展开竞争,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学之间的生源竞争,并非大学成功的唯一因素。如果没有师资、科研、教学等优势,大学即便成功招收了优质学生,也不意味着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同时,上述几点也是获得学生青睐的保证,竞争生源固然要依靠大力宣传和加大自主招生的政策优势,比如降分录取、自由选专业、高额奖学金,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办学实力来说话。
目前来看,三大自主招生联盟的考试设计无疑使竞争变得狭隘化了,有损学生的切身利益。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笔试和面试同一日举行,这其实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忠诚测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二是学生得到指定城市考试,长途奔波,身心疲惫不说,还得付出不菲的费用。
一言以蔽之,大学自主招生不能只顾及自己选择的方便,还应该更多地顾及学生的切身利益。比如,对于路途遥远的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应该考虑提供食宿和交通经济资助,以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应考压力,应该进一步减少考试门类和时长;最好取消同质化的标准测试,更加突出各校自己的特色,使学生与大学更加匹配。
高等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最重要的价值,拓宽而不是收紧学生的选择面。不要为了所谓的忠诚度减少学生的机会,从而也减少自己招录更多人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