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苹果iPhone5正式在中国卖场亮相。微博上、论坛里、QQ群间,铁杆“果粉”身影攒动。上市前夜凌晨4点,北京苹果直销商iSpace世贸天阶苹果店竟遭盗贼砸玻璃入室,而彻夜排队购买的“疯狂”,仍在入冬的雪夜如期上演。有人说,每逢苹果公司发布新品,火爆的排队场面都会让人有穿越回上海世博会的感觉。
乔布斯之于苹果、抑或苹果之于现代工业文明,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品牌传奇。从来没有这么一种产品,可以将自己的营销,拓展成世界性消费节日。你可以山寨它的外形、甚至系统,但无法复制其人性而精准的体验;你可以模仿它的饥饿销售甚至发布策略,但无法缔造品牌价值之上的消费忠诚——这就是传说中的“苹果标准”。用营销界的一句老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于是有人问,为什么是苹果?对我们而言,最大的反思也许是:为什么没有“中国的苹果”?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换个问法:培养中国的“苹果”式企业,我们还缺什么?
客观而言,我们缺的,也许恰恰在于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创富人才的理性归位。中国13亿人口,尽管“人口红利”逐渐耗尽、尽管“钱学森之问”犹在耳边,但并不缺人才。真正缺的,是人才的最优化配置。简单说,就是像田忌赛马一样,将人才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譬如2012年,全国有111.7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流的创富人才、中国式的乔布斯,都跑到科室成了“公共服务员”,这种错位的人才流向,如何缔造一个创新型的社会?
二是对公平市场环境的关注。苹果不是国企,全球知名企业大多出身“卑微”,基本多是由民资甚至个体经济摸爬滚打起家的。孵化企业的环境平台,既仰仗自由市场生成的内在规律,更须由政府部门出台公平谦抑的政策与制度兜底。当创业成为一种“享受”的时候,创新型企业才能真正迸发出不尽的活力。
三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创新只有产生价值,升级才会不乏动力。山寨是市场经济的“偏方”,但绝对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食”。只有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文化与知识作为新经济核心引擎的角色才能凸显出来。
好在“新非公36条”细则已经传递了打破垄断门槛、鼓励民资勃兴的信号,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成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亮点。近年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上彰显了底气与力量,百年“中国梦”业已启程——只要善用人才、善于创新、善待民资,来自“中国创造”的世界一流企业,也许并不是遥远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