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基层心声

    把科技成果送到农村

    吉林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王立春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13日   02 版)

        我1983年大学毕业后,就扎根在黑土地上。今年,我们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父字村有两公顷超高产田亩产达到了1034.1公斤,标志着吉林省西部干旱地区首次建成了吨粮田。作为一名老农业研究员,我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2004年,科技部组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吉林省也制定了再增产百亿斤粮食的目标。我们院请来了一大批专家,开展攻关研究、集成技术并进行技术示范,通过努力,建成了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玉米宽窄行交互种植、西部半干旱区玉米节水高产稳产和东部湿润区玉米增温促早熟高产高效3套技术模式,大幅提高了玉米综合生产能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我认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加快创新研究,还要把科技成果送到广大农民中去。如今,我们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玉米专家大院”和“星火培训学校”已经建到了田间地头,还以现场会、农家科技书屋等形式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形成了满足农业多层面需求的科技咨询服务网络。

        (本报记者曾毅 本报特约记者任爽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