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浅解“夙夜在公”

    崔建设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13日   12 版)

        形容一个人“勤勉工作”,常常会用“夙夜在公”这个成语。“夙夜在公”出自《诗经·召南·采蘩》句:“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在这里读作bì,当时,髲是妇女佩戴的一种首饰,亦指假发。把假发编织在自己头上叫“被”。僮在陈奂的《传疏》里解释为“古僮、童通”。僮僮,发髻高耸貌。首饰盛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头饰盛装佩戴齐,从早到晚去侍奉”。该诗描写了辛勤的女仆从早到晚去野外采蘩(白蒿),所做的一切都为公家之事。一解“蚕妇头饰好繁盛,人人养蚕昼夜忙”。简而释之,即:从早到晚,勤于公务。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个成语可以激励自己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勤勉工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