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传播和交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文化交流、借鉴和吸收日益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发生在明清之际和清末民初的两次西学东渐,尤其是第二次西学东渐,给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一直面对着如何处理好文化的“中与外”、“古与今”的问题。因此,站在文化传播学和文化哲学的角度对西学东渐的历史进行反思,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研究在世界文明交流与冲突中如何构建新的文化形态,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民族性和文化世界性
如何处理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化学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其实唯物辩证法早就为我们处理这一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唯物辩证法认为:个性和共性是辩证统一的,既对立又统一,个性包含共性,共性也包含个性。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个性的体现,世界性则是文化共性的表现形式,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文化的世界性整合越来越明显。进入近代以来,大家都感受到了文化的世界性特征在加强,但并不意味着多元的民族文化将被所谓世界文化所取代。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没有了民族文化哪来的世界文化。放弃文化的民族性谈世界性,等于妄自菲薄、丢弃根本,固守民族文化而拒绝世界文化,等于固步自封,思想狭隘。
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至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如何处理“西学”和“中学”的关系问题,并把这一问题从文化延伸至经济和政治领域,直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这一过程,民族保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交错其中,为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中国文化及其发展寻找定位和方法。毛泽东同志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文化的实际,科学而又充满理性地提出了处理“中学”和“西学”、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关系的方法论,对于我们党长期以来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乃至对于今天我们建立“自觉、自信、自强”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依然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
文化模式作为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是指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伦理规范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运行样式。相对于经济、政治模式对人类历史发展影响的显性特征,文化模式具有潜移默化、影响经济政治体制和历史进程的隐性功能,这种功能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层的意义。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基于文化模式的范畴,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失范。这种失范表现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运行模式,在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已经不能有效规范人的行为,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被质疑和批判,出现内源性危机。另一个层面是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开始,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异质文化进入中国,和固有的文化模式产生矛盾和冲突,外源性危机凸显。双重文化危机的张力,再加上文化发展进步和救国救民的需要,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文化就成为中国近代不争的文化诉求,文化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文化创新和文化整合
文化创新是针对固有的传统文化模式而言的,文化整合是基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基础上的多种特质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不管是文化创新还是文化整合,都是创造新的文化范式的过程和途径,也是文化转型不可或缺的阶段。任何文化都有自在和自觉两种存在方式,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势能”:自在文化的势能呈保守型和稳定性,自觉文化的势能呈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其自在的成分在传统社会中表现出超稳定性的结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固然存在必然的发展性和超越性特征,有着自我完善的合理性要求,即存在着自觉的成分,但这种能量太弱小了,并没有和自在性的势能形成能量交锋,促成由内而外的文化变革和转型。这种情况下,文化传播和交流带来的外力,在文化创新和文化整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面对西学的传播和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强大的势能,这种势能的强大使得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进入中国、改造传统变得异常艰难,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也要感谢这种传统势能的强大。一是因为冲突才有了论争,一次次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让更多的中国人增强了文化甄别和选择的能力。二是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的中国文化,早已成为世界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虽然至近代已经成为弱势文化,但其中不乏合理性和生命力。按照文化传播学弱势文化必然被强势文化所取代的说法,假如没有抗争,那必将使中国抛弃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陷入“全盘西化”的泥淖。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势能中自觉的成分因为西方文化的输入而被不断地放大,并随着马克思主义传播,先进的中国人走向了从“自在”到“自觉”,从“自省”到“自悟”,从“盲目”到“理性”的心路历程,开始了坚持中国风格和气派的不懈探索。把西方文化(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整合,从而实现文化转型,创造新的中国文化,这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