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09日 星期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

    一杯姜汤温暖天南地北人

    ——株洲市民韩无盐4年免费为旅客送姜汤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09日   01 版)

        湖南株洲火车站,几乎每晚都可以看到一位大姐,免费给旅客送上一杯杯滚烫的姜汤。一杯姜汤的温暖,延续了4年,传递给了数以万计的旅客。她不是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许多人也不知道她的姓名,但大家都叫她“姜汤大姐”。

     

        12月6日,天气预报株洲当晚最低气温6℃,寒气逼人。穿越这寒冷的冬夜,记者找到了这个在冬天给人带来温暖的“姜汤大姐”韩无盐。

     

    “株洲人的温暖送给大家”

     

        “来——有感冒、晕车、喉咙不舒服的旅客注意啦,这里有免费的姜汤,株洲人的温暖送给大家。”夜里11点,记者在株洲火车站第三候车室看到,一位身穿蓝色毛背心的大姐,在旅客间来回穿梭,边走边吆喝,时不时给需要的旅客倒上一杯姜汤。

     

        “大姐,给我来一杯。”“给我再来一杯。”旅客不断围上来。

     

        抽杯、拔塞、倒水、送杯,大姐动作连贯、熟练。

     

        “以前喝过没有?”对每一位要喝姜汤的旅客,大姐总会询问。遇到头一次喝的,她会善意提醒,做出手心朝里的端杯动作,“要这样喝,一定要趁热,小口小口快啜,鼻子边吸热气,会很舒服的。”

     

        “这里放了什么呢?”有旅客边喝边问。

     

        “姜丝、红糖、盐、开水,还有我的爱心。”大姐笑答。

     

        一旁经常在这里坐车的熟客认出了她:“她就是‘姜汤大姐’,不是车站的人,在这里免费送姜汤,送了好多年呢。”

     

        来自湖南常德的年轻人罗陈龙吃了一惊:“大姐送姜汤不是车站安排的吗?去年冬天我就喝过大姐的姜汤,我一直以为她是车站的,今天才知道不是。别看事情小,能坚持这么多年就不容易。我们应该多学习大姐的无私奉献精神。”

     

        湖北旅客孙牡淑的小孩在株洲上幼儿园,一个月来一次株洲。每次晚上坐火车,几乎都能看到“姜汤大姐”,姜汤也不知道喝过多少回。“大姐,我就想问一下,你怎么这么好,免费给大家送姜汤?”这个问题她憋在心里好久了。

     

        “把快乐带给别人,我自己就快乐。你没看到我现在很快乐吗?”“姜汤大姐”笑容灿烂。

     

    “要是有事来不了,感觉有人在想我”

     

        一壶姜汤几分钟就送完了,大姐提着空壶,回到车站饮水处,继续烧水熬姜汤。

     

        灌满3个空热水瓶,“姜汤大姐”来到第二候车室。热腾腾的姜汤,让更多的旅客感受到阵阵暖意。

     

        利用中间的空暇时间,在候车室的座椅上,记者对“姜汤大姐”进行采访。

     

        “姜汤大姐”说,自己44岁,原来学过中医。第一次送姜汤进候车室时,提着水壶挨个问人家,要不要姜汤。一开始,有人不相信是免费的,也有人不敢喝,她就当面自己喝一杯,就这样喝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最开始,“姜汤大姐”在家里熬两壶姜汤带过来。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渐渐熟悉了她,为她在饮水处提供了一个烧开水的地方。她每天只需在家里打好姜汁、配上红糖,提空热水瓶来,到了火车站再烧水。

     

        从2008年起,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没加班、没出差,几乎每天下班后,她都会来火车站送姜汤。“要是有事来不了,感觉有人在想我。”“姜汤大姐”笑着说。

     

        有心人粗略算了一下,一年365天,她在火车站送姜汤的日子大约340天,平均每晚送出约300杯姜汤,一年下来,姜汤总量不下10万杯。

     

        “为什么想到给旅客送姜汤?”记者问。

     

        “人要学会感恩。我父亲6年前过世了,母亲10年前过世了,亲人都不在身边。我想无法报答父母了,那就回报社会吧。”

     

        “夏天也送热姜汤吗?”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夏天的没这么浓,喝了之后出点汗,会感到很凉快。”

     

        “4年下来,姜汤成本花了多少钱?”

     

        “我没算过钱的事。如果要计算花了多少钱,就不会坚持了。”

     

        “您叫什么名字?在哪工作?”记者最后问。

     

        “就叫我‘姜汤大姐’吧。”她笑笑,不肯回答。

     

    “她是一个敬业的好职工”

     

        7日凌晨0点50分,送完最后一杯姜汤,“姜汤大姐”收拾剩余的水杯。“平常搞不了这么晚,毕竟第二天还得上班。明天正好休年假,可以休息。”

     

        把水杯的塑料包装袋拧成一股绳,串起3个空热水瓶。走到车站广场对面,刷卡取出一辆公共自行车,将热水瓶挂在车把上,骑上车,朝我们挥手告别。

     

        “姜汤大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记者通过各种途径四处打听,终于寻访到了答案。

     

        “姜汤大姐”是株洲市环保局芦淞分局一名普通职工。分局党支部书记王文胜是“姜汤大姐”的中学同学,2003年起一起共事近10年。他介绍,“姜汤大姐”真名叫韩无盐,是办公室的科员,平时负责环保采样、档案管理、打字、后勤服务等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安排的工作都能尽心尽力圆满完成。“白天,她是一个敬业的好职工,晚上,她是一名出色的志愿者。”王文胜说。

     

        同事们说,韩无盐每个月工资2000来块,除了日常生活开销,基本上都用在了熬制姜汤上。她平常非常节约,同事们喊她逛街啊什么的,她从不去,全身心投入到送姜汤的爱心行动中去了。

     

        “姜汤大姐”韩无盐还是株洲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一名普通志愿者。她在无数个夜里,用无数杯姜汤,让天南地北的人记住了一座温暖的城市——株洲。

     

        (本报记者 唐湘岳 光明网记者 唐 天 本报通讯员 李支国)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