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明确,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我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仅位列世界第100位左右,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需求和购买力仍严重不足……从提升文化消费的数量与水平,到缩小城乡文化消费差距,再到完善文化民生建设,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应有之义。
A
比重:文化需求如何释放
【背景】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晚,但文化消费需求之旺盛、增长之快速,让人看到了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然而,从总体来看,尽管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增长较快,但文化消费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增长有限。有关数据表明,2000年—2010年,全民人均年消费额从3051.60元增长到了8734.54元,增长幅度达到286.27%。其中全民人均年非文化消费额从2634.42元增长到了8105.32元,增长幅度达到307.71%,而人均年文化消费额从214.18元增长到了629.22元,增长幅度达到293.78%,增幅较前者低了14%。在居民消费逐步提高的情况下,文化消费额增幅低于非文化消费额增幅的现象日益突出。按照恩格尔系数理论,国家越富裕,衣食住行等刚性需求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就越低。2010年,我国恩格尔系数出现反弹,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占比上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文化消费占比增速缓慢。
【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多大城市,文化消费已成为中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科院和国家行政学院联合推出的《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2)》(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2010年我国绝大部分省域城镇文化消费总量和人均值实现了超过10%的较高增长,其中11个省域总量和人均值双双出现超过21%的高增长。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将日趋旺盛,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成为当务之急。
【专家声音】
胡惠林(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导文化消费,提高文化消费在总体消费中的比重,既有文化消费习惯的问题,也有消费者可供支配收入提高的问题,同时更有社会保障完善的问题。因而,这是一个系统性难题,不是结构性问题。不是人们没有文化消费的愿望,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消费环境制约了人们文化消费能量的释放。不同于住房和医疗这些刚性需求,文化消费需求是软需求,当可供支配收入没有实质意义上提高的时候,刚性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提高文化消费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必须从系统性解决这些制约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消费环境入手。更重要的是必须向社会提供社会文化消费所真正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向文化产品质量要文化消费需求比重。
B
差距:消费短板如何补齐
【背景】
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需求的地区差距有所缩小,但城乡差距继续显著扩大。蓝皮书中称,国家实施“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策略以来,继2009年全国及各地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恢复性增长之后,2010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和人均值分别增长16.71%和16.15%,均为2002年增长高峰之后又一个高峰值。1991年至2011年的20年间,全国城镇人均值总增长高达乡村人均增长的1.71倍,城镇年均增长幅度高出乡村年均增幅2.72个百分点。当前尤其需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加快提高乡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文化发展成果的城乡共享。
【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现了越来越普遍的空巢化现象,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进入了城镇,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和儿童也进入了城镇,农村留守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总体较低,传统文化活动日益稀少,现代文化产品与服务也主要集中在有较强消费力的城市,农村日益成为文化发展的死角。这样一个文化消费“增长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专家声音】
皇甫晓涛(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推动文化消费不应该“一刀切”,应该是多样化的,以发达地区为引导,带动全局逐步向更高的水平提升。在转型创新与开放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文化消费出现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不仅是正常的,而且也是有益的。要允许沿海与城市先发展起来,允许先导经济有自己的成长空间,有新增长的购买力与新兴市场体系的消费能力。但在跨越现代化、城市化初级阶段后,就要有增长的协调性。这一协调性不是“削富”,而是富乡与富民,大力发展乡村的城镇化、知识化、现代化,以此协调、平衡、解决乡村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滞后、消费结构滞后的问题;并在城镇化中全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与发展、转型与创新、提升与腾飞、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需要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加强农村的基础文化艺术教育,做实公共文化服务,保护农村文化生态,恢复传统民间文艺活动,通过合理的财税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向“三农”拓展市场,建立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格局。
C
质量:文化服务如何有效
【背景】
从全国文化事业建设投资来看,全国和各地区文化事业实际投入都在稳步增长。但是从全局看,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并没有同步提高。据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介绍,跨入21世纪以来,各地区文化事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从2000年的22.94亿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81.67亿元。一些地方投入巨资,创作和排练的文化献礼节目,在完成了省会献演、进京献演之后,马上束之高阁,完全不适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难以成为广大群众文化消费的资源。“这种缺乏科学规划和缜密调查研究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必然导致与社会效益不成比例。”花建指出。
【现状】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增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的数量大幅增长,但是文化消费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应显著提升。
【专家声音】
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文化消费源于人们的文化需求,而文化需求与人们普遍的文化素质有直接关系。如果没有文化素质的真正提升,即使人们的收入增长了,消费增加了,也很少会投入到文化消费上去。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我以为,扩大文化消费、提升文化消费水平的关键在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及文化艺术教育,提升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目前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较快增长的领域,主要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以及奢侈炫耀等表层精神消费方面,阅读、欣赏、创意等深度精神消费还比较欠缺。提升文化消费水平,长期来看是文化素质和消费能力提升的问题,短期来看是文化生产水平与商业模式提升的问题,要让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成为有利可图的好生意,而不是政府沉重的“包袱”。
D
民生:文化权利如何实现
【背景】
蓝皮书中的相关研究破除了人均产值3000美元必定带来文化消费高涨的“国际经验”,同时也揭示出中国文化消费需求的“积蓄增长负相关效应”。书中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进程的预期目标测算中,如果至2020年能够实现过去20年间曾经出现的各项“最佳”协调性,包括城乡之间的“最佳”均衡性,那么到2016年全国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就将超过4万亿元,达到4.8万亿元,最终到2020年将达到16.7万亿元。
【现状】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民生建设。推动文化民生建设,就是要让每一个公民都可以了解和接触到传统与现代的各种优秀文化遗存或成果,使绝大多数公民具有文化创造的能力并可以公平地获得文化创造的条件与机会。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这无疑为我国国民文化消费总量的增长与水平的提升指明了新的方向。
【专家声音】
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国建设世界文化强国的战略中,提升文化消费力,完善文化公共服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公民文化消费力的提高,唯有建立在强大的社会公共文化能力基础上才能实现。它犹如一块金币,这一面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那一面是社会文化消费能力。从广义上说,公共文化服务力是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向社会提供各种基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为全体公民实现文化权利提供必要保障的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的目标就是不断提升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水平,扩大全社会的文化消费,从文化民生的意义上体现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建立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力体系,逐步缩小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文化消费水平差距,让公共文化服务力成为改善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强有力杠杆。(本报记者 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