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文襄王澄以其第太原公洋次长,意常忌之。洋深自晦匿,言不出口,常自贬退,与澄言,无不顺从。澄轻之,常曰:“此人亦得富贵,相书亦何可解!”……(洋)每退朝还第,辄闭阁静坐,虽对妻子,能竟日不言。或时袒跣奔跃,夫人问其故,洋曰:“为尔漫戏。”其实盖欲习劳也。
——《资治通鉴》卷一六二·《梁纪》一八
高洋在劣势的形势下,忍辱负重,韬光养晦,以假意顺从的方式先得以生存,然后再有所图。照常理,对任何人来说,生存是第一要义,己之不存,权利何用。所以,学会韬光养晦亦为齐家治国之道。
韬光养晦,究其实质是:判明时势,低调行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形势明显不利己方的时候,以隐忍的方式,保护自己;同时也在积极努力,为形势变化,时机转换,做好各种准备。韬光养晦在表现上,貌似被动、无为、退让,在实质上却是一种以被动为主动,化无为为有为,以退让为进取,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
强大者多骄,是强大者大多最终走向灭亡的一个原因。所以,对于强大者而言,也需韬光养晦。因为强大者多有骄气,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强大者也有弱点,容易成为他人攻击的“软肋”。所以,即使真的强大了,也仍须谦虚和谨慎。所谓骄者易败,慎者易成,这是为无数历史事例反复证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