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界的一大盛事——第四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张培刚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将于12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厉以宁、万广华、徐滇庆、张曙光等六位知名经济学者凭借在发展经济学领域的深刻研究,荣获第四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届时,获奖者及中国经济学界众多知名学者将齐聚京城,论道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
在我国刚历经全球金融危机、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越来越吸引整个经济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注意力,也更多地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同时,也改变着民众的日常生活。
张培刚奖和发展经济学
什么是张培刚奖?为何这个奖项的颁奖典礼,能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一大盛事?
时间回到上世纪。1941年,张培刚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庚款留美公费生,进入哈佛大学学习。1945年10月,32岁的张培刚写下了在世界经济学界具有拓荒意义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该论文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著作。1947年,《农业与工业化》获“大卫·威尔士奖(David Wells Prize)”,张培刚由此成为亚洲国家获得此奖的第一人。
1978年,张培刚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复出”,全身心投入到现代经济学普及与传播、新发展经济学研究、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科的开办和建设中。1992年,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学界对发展经济学的关注、研究和传播,探索我国和发展中国家有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与政策,华中科技大学注册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说:“张培刚教授生前曾表示,希望借助该奖鼓励更多的中国学者‘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开放式地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探索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如何转变为工业强国的可行途径’;希望借助该奖,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发展经济学‘为中国经济学及社会科学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
厉以宁等六学者获奖
张培刚奖自2006年启动以来颁奖三届,何炼成、林毅夫、吴敬琏、帕金斯等十多位经济学者先后获此殊荣。本届张培刚奖则由厉以宁、万广华、张曙光、徐滇庆、白重恩、沈坤荣六位学者获得。
厉以宁教授的著作《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从经济非均衡特征切入,系统研究了中国经济微观、宏观、改革和发展转型问题;获奖者万广华教授的著作《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方法与证据》,基于当今中国面对的收入分配问题,将定量分析方法运用于我国的贫富差距研究;获奖者张曙光教授的著作《博弈:地权的细分、实施和保护》,则以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地权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实践中大量案例考察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等地权问题涉及各方的互动博弈;获奖者徐滇庆教授的著作《终结贫困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白重恩教授的获奖论文《谁挤占了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沈坤荣教授的论文《企业间技术外溢的测度》均在各自的领域沿用发展经济学的思维及研究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谭崇台介绍说:该奖项由中国经济学界和熟悉中国经济学的国际经济学家以广泛学术民主的方式评选产生。获奖作品立足学科前沿,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有独到见解,反映发展经济学的最新进展。事实上,许多获奖者本身是国际学者。“张培刚奖预示着中国发展经济学开始走向世界。”
关注中国经济转型
张培刚先生生前提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会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学家,尤其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学者,理应为世界经济学界作出更大的贡献。基金会副理事长、张培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华指出:“近几十年来,随着张培刚先生等一大批中国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学者致力于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济学家们在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里,已开始对世界经济学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使得发展经济学领域成为少数几个能由中国学者引领的经济学领域,并对世界经济学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如何处理好民生、生态和社会发展等诸多问题,完成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再创新,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张建华说,“而张培刚奖正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鼓励中国经济学家进行共同的理论创新,来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即将举行的第四届张培刚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国内一大批发展经济学研究学者将重新审视新时代中国经济在全球的角色与定位,理性分析中国社会经济新特征,总结中国特色发展经验,探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寻求创新驱动和转变发展方式之策,谋求中国经济转型、可持续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从而为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献计献策。(本报记者 张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