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严格规范本市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类招聘,首次提出面试过程要全程录像,且笔试试卷和面试音像资料应至少保存半年。同时,纪检监察部门须全程参与和监督招聘过程。
公开招考最易引起争议的,就是面试环节。与笔试按标准答案评分不同,面试环节的主观性和考官自由裁量度较大,很容易被一些人“钻空子”,滋生腐败。尽管在考试组织部门的努力下,面试考题设置的科学性、监考人员管理的规范性得到加强,但权力寻租还是“咬住”面试环节不放,面试仍然是公开招考最薄弱的环节。
北京市首次在事业单位招聘中要求“面试录像”,是规范面试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考生对招聘结果有异议时,面试录像将为调查提供客观真实的证据。而在以往的申诉中,面试录像这类一手材料的缺失,往往导致申诉困难。今年5月,福建省在公务员招考中也推出了面试全程录像的举措。可见,以证据保存倒逼招考面试的公正性,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当然,要维护招考公平,除了保存招考评分证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实现多管齐下。其一,要进一步完善考生的申诉机制。不久前,四川南充一位女教师在参加公务员考试体检时,被指定医院查出“梅毒”,而在当地多家三甲医院检查得出的却是不同的结果,但当地人社部门只认指定医院的结果。类似的招考问题,在现实中还有很多。要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维护考试的公平性和考生权益,必须以严格的制度保障考生的申诉得到重视,并由权威机构介入调查,拿出可信的调查结果。因为,对考生诉求的漠视将重创公开招考的声誉。
其二,应当强化考官责任连带机制,使考官真正做到对考生、对考试结果负责。面对能力水平相当的两个考生,是不是对有背景、有关系的考生倾斜一点?面对能力水平不同的两个考生,是不是放大其中一个的缺点?这些都考量着考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良心。然而,考试的公平性不能简单建立在考官的自觉上,更应该建立在考官的职务责任之上。对于主观上故意的考官,必须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对那些在考场外主动为考生“打招呼”、拉关系的干部,也应该严加责罚,可以与他们的“官帽”挂钩,以打击公开招考中不正常的行政干预。
公平正义是社会的底线,也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树立招考权威的基础。公开招考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对招考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要及时、精准地“修补”。公开招考的制度之网织得越严密、越牢固,招考的公平公正才越有保障,选贤任能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