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继续把教育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其核心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中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是从教育的战略地位来认识的,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没有教育的强大,永远不会有国家的强盛。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教育的投入,每年有2万亿的教育经费用于各级各类教育,占财政支出的20%。
第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段时期以来,教育实践中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分数和成绩作为考核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一俊遮百丑”,理想、道德、人格的教育严重缺位,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受重视。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一个明确的工作要求,为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再次吹响了纠偏的号角。
第三,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其中,对学前教育,从过去的号召式的“重视”,到明确要求实实在在办好,是一个很大的进展。而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优质均衡的理想,把每所学校办好,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高中阶段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加大普及的力度,合理确定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亟需从以往的规模式扩张,走向结构调整与内涵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与科学研究是质量、效率,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而如何发展继续教育,推进企业教育、闲暇教育、老年教育等,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重要通道。十八大报告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明确教育资源优先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配置的同时,特别提出要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条效率优先的道路,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多少对于公平问题重视不够,加大了区域间、学校间的教育差距。现在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公共教育政策,是深得民心的,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的。
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十八大报告对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明确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知道,决定教育品质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教师强则教育强,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永远不会有一个高水平的教育。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如何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让教师真正拥有职业的尊严和幸福,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第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离不开教育。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提出,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虽然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谈的,但其实都离不开教育,而且教育是最根本的基础。报告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组范畴12个概念24个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应该说是比较清晰具体的,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进一步提炼,使之更容易记忆和实践。
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对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念,加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下一轮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全国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的精神,践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为建设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