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故乡的缅桂花

    甫跃辉(上海) 《 光明日报 》( 2012年11月23日   13 版)

        记得那是个炎热的夏日。穿过高大的悬铃木,拐出巨鹿路,见到一位摆摊的老奶奶,面前有一只小篮子,篮子上面是根横条木,摆着一排白色的花。一看,竟然是云南老家特别常见的缅桂!这些花像是微型玉兰,我见过的有两种,白的和黄的,白的香,黄的不香。

        离开云南,来到上海,已经9年了,可我仍然对老家的许多物事念念不忘。缅桂花就是其中之一。

        少年时代,我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株黄缅桂。那棵缅桂树比碗口粗些,常年绿叶婆娑,总是盛开很多很多的花,黄黄的一树,花开后还会结出大串大串青葡萄似的果实。尽管花并不香,却丝毫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村里总有很多妇女、小孩前来采摘。女孩子喜欢摘了缅桂花,用一根线穿了蒂,项链似的,挂在脖子上或者手腕上。只是过不了几天,黄色的花瓣就会变黑,变干。这么漂亮的花,这么容易就败坏了,怎么行呢?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老家的人们想了个办法:找个挂吊针用的空葡萄糖瓶,洗干净了,把带着绿蒂的缅桂花装进去,灌满清水,塞上塞子,最后,用蜡封住塞子边缘的缝隙,不让空气进去。如此一来,长年累月,缅桂花也不会枯萎。这些葡萄糖瓶成了乡亲们家中的亮丽一景,尤其是那些有病人的家里,摆上这么一瓶新鲜娇嫩的缅桂花,或许能给孱弱的身心带来一些安慰。

        记得小时候,我跟奶奶住一屋,窗户很小,采光不好,白天屋子里也是昏暗的。床边的桌子上,除了放奶奶的针线和杂物,还放了两个这样装满黄色缅桂花的葡萄糖瓶。奶奶时常将瓶身擦洗得透亮,不让落上一点灰尘。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它们都像两盏黄色的小灯笼,给昏暗的屋子带来点点光亮。许多年过去了,那两个葡萄糖瓶早已不知去向,其中的花朵不知是否枯萎。

        对于白缅桂,印象最深的是母校施甸一中教学楼前面的两大棵。它们有三层楼房那么高,花开起来那真叫一个香啊。上课时常常不经意就会闻到,深吸一口气想再闻闻,却又寻不着了,那种香是飘渺不定的。那时,我和弟弟在学校寄宿,晚间,两个人经常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就来到缅桂树下,总不免要在那两棵树间徘徊许久。记得一天晚上我和弟弟说,以后若是想起今天在缅桂树下散步的时光,肯定会很怀念。弟弟说,别说以后,此刻就已经开始怀念了。

        离开老家的这许多年里,我在上海见到了无数枝叶繁茂的悬铃木,却再也没见到一棵开满黄花或白花的缅桂树。

        (作者生于1984年,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研究生毕业,作品见《上海文学》、《山花》、《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等刊物。获2009年度《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小说集《少年游》入选中国作协2011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