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院长论坛

    “走出去,拓展空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1日 14版)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院长 丁国声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的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外语类职业院校,更有责任和义务发挥优势和作用,探索交流道路,构建合作模式,为高职院校争得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一席之地。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一步应是“引进来”。“引进来”就是“拿来”,就是要立足自我,为我所用。我院最早的对外交流是从延聘外籍教师开始的,以期利用国外的优秀教学资源,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经验,提高学院的外语教学能力。学院目前有英法德俄西韩日阿拉伯等8个语种,每年30名外籍教师的规模。外籍教师基本能够实现来自各语种的母语国,保证了各语种语言和文化的原生态,促进了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如果借机能够引进国外先进职业技术或职业教育经验,当会进一步扩大外籍教师的引进张力。目前,留学生人数长期保持在每年100多人的规模。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实施“走出去”战略更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落脚点。截至目前,学院已与13个国家的28所院校缔结合作项目或达成合作意向,其中课程和学分相互承认、交换生互派、师资交流与培训等为合作重点。“走出去”战略,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拓展了办学渠道,提升了教学自信心。当然,目前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应该是在海外建孔子学院,而孔子学院短短几年时间在全球迅速突破了500家,也印证了这一点。眼下,孔子学院几乎清一色为普通本科院校所建,高职院校几乎很难觅踪影。就师资、学术影响力等方面考量,本科院校创办孔子学院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但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就无所作为。经过多方面协调,2011年9月,我院与玻利维亚圣西蒙大学合作共建了该国唯一一所孔子学院,同时也是全国公办高职院校的首家孔子学院。我院海外孔子学院的设立,一方面促进了两国两校间语言文化的学习交流,同时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也显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深刻的影响力。

        积极投身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职院校难得的发展机遇。当今中国经济奇迹成为了世界各国争相探讨的话题,而高职院校作为中国经济奇迹的衍生物、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如本科院校一样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勇敢地“走出去”,把当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文化和经济腾飞模式对外输导,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某种意义上,高职院校相对普通本科院校更具独特优势。首先,中国经济神话引发的仿效效应。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和兴趣有文化的考量,但更多更直接更现实的考量则是经济的,仿效中国模式、解析中国模式、利用中国模式。如此,伴随着中国经济大潮涌动应运而生的高职教育无疑要比纯思想、纯文化、纯学术的普通高等教育更具吸引力。其次,高职教育于中国经济的巨大助推力。解构中国经济三十年的发展历史,最近十年无疑是最为强势、最令人振奋的阶段。抛开政治、社会等因素,仅就教育于经济的推动力而言,绝不是一个学术问题。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高职教育要面向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再次,高职教育与企业的深度融合。高职教育从诞生之日起,一是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支撑,二就是作为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养摇篮。校企共建、订单培养、产学研结合,就是高职院校企业化的重要特征。伴随产业企业走向世界,高职对外开展交流与合作必然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那么,高职院校应该在哪些方面发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导作用呢?笔者以为,高职院校可以将高职办学模式作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前面已有论及,高职教育是顺应经济大潮高速发展并与企业紧密结合而繁育发展起来的。在世界各国热衷于中国模式之时,高职教育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并且深深打上经济烙印的教育模式也当引起国外教育机构的兴趣。高职院校还应把培训输出作为对外交流合作的主要内容。如果从经济成本、办学模式成熟度考虑,培训输出(含涉外就业)或异域招生,满足企业海外发展的需求,也应当是高职院校对外交流合作中可以大展宏图、大有作为的领域。高职院校还可以实现与外国企业、尤其是当地本土化企业的向度合作。一般说来,这些企业还未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文化也在建构中,高职院校不妨再来一次校企合作,为该企业定向培养或培训所需人才。

        不可否认,高职院校在对外交流合作中会遭遇很多难题,并且这些难题很多是高职院校先天劣势造成的,如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结构相对单一、教育能力显著不足、教育影响力缺失等客观存在。必须应对有法,否则机遇会变成风险,得不偿失。笔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首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将相关行业(企业)产品(生产)的国际通用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为各类企业跨出国门开展经济活动提供人才保证打下坚实基础。高职院校还需努力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只有壮大自身实力,才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拥有话语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