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村民身边的“120”

    ——记湖北省应城市田店镇店坡村“泥土医生”陈金英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1日 12版)

    陈金英在卫生所为病人看病。(资料照片)

        村里的泥泞道见证了他的执着,卫生所的处方笺诉说着他的博爱,乡亲们都离不开他……

     

        36年来,他扎根农村,不辞辛劳地为店坡村的农民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我们身边的120”。

     

        他,就是两次被中国卫生协会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湖北省应城市田店镇店坡村医生陈金英。

     

    不当“村官”当“村医”

     

        “我希望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乡亲们看病。”在到店坡村卫生所工作之前,陈金英还曾经是一位“村官”。

     

        1976年,陈金英从部队转业回到了老家陈岗村,由于在部队受过专业医术训练、又有一份热心肠,他被选为田店镇陈岗村卫生员,并且很快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1983年,陈金英高票当选为陈岗村村支部书记。但是,当了“官”的陈金英并没有卸下卫生员的担子,他承诺:“我人虽改行,但事却没改,只是加了书记这个担子。”

     

        不过,陈金英没想到,要同时兼顾“村官”和“村医”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一次,村民闵凤杰的婆婆得了急性肾炎,她把婆婆送到陈金英家,可陈金英却外出开会去了,闵凤杰急得直哭。等到陈金英中午回来时,闵凤杰的婆婆已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陈金英赶紧给病人诊断、输液,病人才算缓过劲儿来。这件事让陈金英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如果回来不及时,病人出现危险怎么办?我到底要做“村官”还是“村医”?左思右想,陈金英作出了抉择——辞去村支部书记,一心一意当“村医”!

     

        做回“村医”的陈金英因为医术高明、价格低廉、待人热情,名气越来越大。1992年4月,店坡村卫生所所长邀请陈金英去工作。去,还是不去?这又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亲友说,卫生所的工作又累工资又低,不要去了。可陈金英最后还是答应了,因为“卫生所的医疗设备好,我可以更方便地为更多的村民看病,这是我的愿望”。

     

    “待人真是亲啊”

     

        在店坡村卫生所,记者看到,陈金英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给病人诊断、打针,叮嘱病人注意事项。卫生所里的病人还不少,有本村的,也有慕名而来的外村人。除了给这些到卫生所的村民看病外,36年来,陈金英还一直坚持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坚持出诊巡诊,上门服务达7000多人次,没收过一次手续费,免费治疗、捐助达1万多元。

     

        曹庙村徐进权身患白血病,不方便到诊所打针。每天早上、中午,趁病人少的时候,陈金英走几里路到徐进权家,免费给他打针,并客串当心理医生,给他讲故事,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陈医生真是好啊!不管刮风下雨,随叫随到。每次上门,还不住地对我嘘寒问暖,待人真是亲啊!”经常接受陈金英上门服务的孟婆婆念叨着。

     

        卫生所的外墙上,挂着陈金英的“随叫随到”承诺和电话号码。30多年来,他踏遍了店坡村的每条小道、每个自然湾落。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他也能摸黑前行,用脚踏出了一幅“活地图”。

     

    “每个病人都是我的亲人”

     

        在陈金英的心里,存着一本全村人的“健康档案”。村里哪些人是慢性病、重症病人,哪些是“老病号”,陈金英走到哪里,就调查到哪里,并根据病人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店坡村卫生所服务区域有8个村5000多人,人口居住分散,过去曾是黄疸性肝炎、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区。陈金英带着卫生员逐户走访,对病情做好记录,并采取送药到户、服药到口、不服药不走的办法,极大提高了医疗预防效果。现在,在这里,这些病已基本绝迹。

     

        “每个病人都是我的亲人,我希望他们都能少花钱看好病。”有了想法就要付诸实践,学西医的陈金英开始钻研中医。村里小孩腹泻,如果去大医院得花几十、上百元,可到陈金英这儿,不到1元钱就能治好。陈金英开的处方很少用拉丁文,字写得格外工整,村民拿到处方,也可以自己去药店买药,减少费用。

     

        村民们都说:“找陈医生,能少花钱,看好病,我们都信他。”

     

        去年11月,年满60岁的陈金英退休了。在上海工作,有车有房的两个儿子争着要接陈金英去安享晚年。可乡亲们的挽留让他不忍离去,老伴“气”得一个人跑去上海带孙子,留下的陈金英与市卫生局签订了返聘5年的协议书。记者问他想不想孙子,他憨厚地笑着说:“当然想了。可是,我更舍不得这里的病人!”

     

        (本报记者 夏 静 光明网记者 张 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