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听听保送生自己怎么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1月20日 05版)

        公众对保送生制度的改革走向讨论不休,曾经得益于这项制度而进入心仪高校深造的学子们,对于参加学科竞赛、保送竞争的利弊也有自己的考量。

        焦剑涛,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一年级学生。2007年冬天,当身边的同学还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埋头鏖战时,他早已因为自己在第24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决赛中的上佳表现,提前斩获了清华大学的入场券。而当他在大洋彼岸再次回忆起那些为竞赛痴狂的岁月,也直言参加竞赛、保送考试的经历让他在大学乃至现在的学习、科研都受益匪浅。“不是功利地冲着保送资格去的,主要还是我对物理研究比较有兴趣,就参加了学校的培训班。在竞赛中提前涉及到了大学的部分数理知识,这既让我在日常学习中能够学有余力,更有时间、精力体验其他社会活动,也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便于我提前确定科研方向。”凭着一幅好底子和自己的努力,焦剑涛连续4年成绩名列前茅,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体育运动,“谁说保送生一定就是偏才、怪才,我身边保送来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学习、社会工作两不误!”

        参加学科竞赛既能保送,还能锻炼能力,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10级学生葛健认为,参加学科竞赛,以至于追求保送资格还是“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风”。曾就读于安徽省合肥一中的他凭借在竞赛中的优异表现,并连闯中国科大保送生考试的面试、笔试关,成功获得保送资格。但他也坦言:“备战竞赛的过程确实牺牲掉不少备战高考的时间。竞赛题无论是解题思路还是涉及知识都和高考有所区别,也需要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提高水平。如果不是出于兴趣爱好,仅仅为追求保送资格而盲目参加学科竞赛,很容易造成竞赛搞不好、高考复习又耽误了的后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