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耀眼夺目
这十年,科技带给我们太多惊喜:“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空间实验舱,“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都在星空留下了璀璨的光芒;蛟龙号首次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深处;“海洋石油981”3000米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已从南海开采出浓黑的石油;在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一举夺冠的“天河一号”,已为超过300家用户提供世界一流的运算服务……数不胜数的高科技成果,向世界展示一个踏实、奋进、执著追求的科技中国的力量。
惊喜的背后,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的重视:科研经费大幅增长,科技人才储备充足……下面这组数据是最强有力的证据——
根据《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为4902.6亿元,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达到4.49%,增长率接近20%。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0》显示,2010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700万人,居世界第1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者为2500万人,也居世界第1位。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1%,预计2015年可提高至55%。SCI(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中国论文数量连续3年稳居世界第1位;论文总被引用次数从2002年世界第19位跃居2011年第7位。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02年的1.56万件增至2011年的17.2万件,位居世界第3位。
五洲盛会引人入胜
2008年,沿着北京中轴线踏来的“大脚印”,中国为世界呈现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开幕式。2010年,全世界的人们又在上海世博会这个巨大的造梦工厂中,看到了最尖端的科技发明、最先进的城市生活理念;广州亚运会在“海心沙”上扬帆远航……无数盛会在神州大地竞相演绎,它们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包容、自信、友善而又丰富多彩的人文中国形象。
举办大型盛会,既是一个国家文化崛起的标识,也考验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显然经受住了考验,将一场又一场视听盛宴、文化盛典完美呈现给世界各地宾朋。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中国向世界展开宽广的胸襟,在与世界的融合中显示出更多自信和自强,世界也更加重视倾听中国的声音,并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高度认识中国。
民生成就温暖人心
2008年,我国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如今,涵盖13亿人的“地球上最大的医保网络”也已织就。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评价说:“世界上没有其他哪个国家能够在五六年里达到这种成就。”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使全国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也是千百年来老百姓盼望已久的梦想。10年来,老百姓的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温暖人心,让老百姓尝到甜头,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有奔头。
2006年至2007年,中央财政补助6亿多元,为西部地区的400多个县4000多所农村学校招聘了3.23万名特岗教师,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将达到4%……
瞄准“看病难”问题,中央在全国农村投资430亿元,支持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在城市,投入41.5亿元,支持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3.6万多名基层医疗机构在岗人员进行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3年来,中央财政基础养老金已投入1100亿元,地方财政投入缴费补贴300多亿元……
大量资金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向民生领域。无论是内生的自强自立所带来科技、经济发展的光荣,还是外界对中国的承认和肯定带来的光荣,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都传达出这样的讯息:中国,这个处于上升期的国家,有能力通过经济发展向国民提供更多的机会,也有能力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动人姿态。 本报记者 詹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