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主 题

    穿越悠悠时光和鸣的古韵新声

    作者:谌 强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7日 09版)
    不同年代和形制的琵琶重奏时展现的古韵新声充满了动人而和谐的魅力。摄影/谌强
    张维良教授在演奏。摄影/谌强

        三年前,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带领的中国乐器博物馆筹备组,开始了对湖北曾侯乙墓出土乐器、日本奈良正仓院部分唐传乐器的复原仿制工作,通过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追寻着那些早已飘逝在久远时光中的古乐弦音。三年后的这个秋天,中国音乐学院以中国古乐器复原仿制成果展、中国曾侯乙墓及日本奈良正仓院古乐器专题研讨会以及“古韵新声”专场音乐会等三项活动,宣告这一探寻中国古代音乐和乐器的“古乐器复原研究”系列活动圆满完成。

        我国灿烂悠久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全人类文明的珠宝。在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中,周代的曾侯乙墓乐器与日本正仓院所保存的唐传音乐器物,是特定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生动见证,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也是我们民族音乐文化未来发展的源泉和根基。

        中国音乐学院作为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的高等学府,肩负着继承、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三年来,中国音乐学院立足于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对湖北曾侯乙墓出土乐器、日本正仓院部分唐传乐器这两批音乐文化器物进行了研究性的复原和仿制,努力探寻积淀在这些音乐器物上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内涵,并将这些研究成果以古乐器复原仿制成果展、音乐会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今天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是人类音乐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墓中出土了包括9种、125件乐器在内的7000余件各类文物,不仅文物的数量惊人,而且有大量的稀世珍宝。特别是气势恢宏的曾侯乙编钟,是人类在青铜时代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作品,被国际学者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墓编钟及铭文的面世,彻底改写了中国先秦音乐史,首次从根本上撼动了以文献为史料基础的传统中国音乐史学。

        中国音乐学院此次举行的中国古乐器复原仿制成果展,以三十余年来曾侯乙墓音乐考古的丰硕研究成果为基础,复原仿制了墓中包括编钟在内的全套出土乐器,生动地展示了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代乐器是至今考古发现中规模最为宏大的、科学和艺术及技术含量最高的、学术意义也最重大的音乐文化遗产。

        数年来,中国乐器博物馆筹备组还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到一千二百年前东传日本的一批精美的中国乐器,研究并复原仿制了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部分中国唐传乐器,这些精美的乐器在中国本土已难觅踪迹,成为今天研究繁荣的唐代音乐文化的珍贵资料。

        今天,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已越来越成为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文化遗产合理而多元地转化为教育资源,也是构建文化遗产传承平台的有力举措。在中国音乐学院刚刚举行的第四届北京传统音乐节中,还同时举行了“国际音乐考古学会第八届研讨会暨第四届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年会”活动,共邀请到音乐考古学界的国内学者80余人、国外学者50余人,在研讨会中就“曾侯乙墓乐器”和“日本奈良正仓院唐传乐器”两个专题进行研讨。并且,还将此次国际研讨会与“古乐器复原研究”等活动,作为传统音乐节的一个颇具特色的版块。

        在此次古乐器复原仿制成果展上,展出了经专家反复论证、并复原仿制的曾侯乙墓编钟、编磬、均钟、十弦琴、排箫、篪、瑟、竹簧笙等乐器,以及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传金银平纹琴、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紫檀四弦琵琶、螺钿紫檀阮等乐器。

        尤其是曾侯乙编钟复原工作,以中国乐器博物馆项目组多年来科研性的学术探索为基础,立足于编钟出土以来学术界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以编钟上所标示的铭文为依据,从音律、形制及工艺等多方面来复原编钟原设计者的铸造构想与理念。这一针对音乐文物所进行的复原工作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此次古乐器复原仿制成果展、音乐会和国际研讨会等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音乐学院在迈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音乐学府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对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应用性研究,中国音乐学院还特别举行了示范性的“古韵新声”音乐会,以这种特别的形式将部分古乐器复原成果搬上舞台。除使用古乐器演奏古曲外,还积极调动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国乐系的师生参与古乐曲的创新与仿古乐器的演奏,真正实现了科研、教学、表演实践的一体化,也为“古乐器复原”这一专题研究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古乐器复原仿制成果而举行的“古韵新声”音乐会,分为“古器古乐”、“古器今乐”、“古今和鸣”三种不同的音乐组合形式,通过这些不同的组合形式,可以让研究者和观众从中获得更多历史文化信息,更好地理解古代音乐和古代音乐生活,甚至让今天的听众聆听到近可能地接近已沉寂几千年的中国古代乐音。

        在音乐会上展现了一批复原仿制的古乐器,不仅在形制上与古乐器相符,而且在复原仿制以及演奏过程中,使一些因历史变迁而沉寂湮没已久的古代乐器制作和演奏经验得以激活。在音乐会的“古器古乐”部分,特别让演奏家、杨春薇教授用一款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古琴的复原仿制古琴,演奏了至今为止有谱可依的最古老琴曲《幽兰》,最大限度地历史再现了中国古乐的神韵风采。

        而在“古器今乐”部分,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温展力博士的一曲“阮与影像《爆米花》”,生动再现了古代乐器与当代曲目的生动融合。演奏者在多媒体影像的背景前用一把仿唐阮充分表达了当代青年作曲家的大胆创新,让观众置身于巨大的历史张力中,获得一种别样的艺术感受。

        “古今和鸣”则采取了仿古乐器与当代乐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作曲家或以古曲改编,或全新创作,通过古乐器复原仿制的研究成果、不同的曲目和演奏,尽可能地接近古乐器的历史音响空间。在以高音琵琶、中音琵琶、低音琵琶、南音琵琶、五弦琵琶、四弦琵琶等六把琵琶演奏的琵琶六重奏《惜惜盐》中,古今琵琶水乳交融,让观众仿佛聆听到敦煌千佛洞前的风声、沙声和淙淙流水声。

        虽然,由于古代技术条件所限,今天的人们已很难从这些复原仿制的古乐器及其演奏中看到这些古乐器所属时代的音乐风貌,但今天,中国音乐学院在探索历史音乐方面所做的这些努力,对中国古老音韵的诠释,对于为古代音乐寻找新时代的共鸣,服务于当代的音乐创作和音乐建设,依然让人们从中听到了缕缕穿越悠悠时光的古韵新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