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家乡的红杜鹃

    作者:周 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5日 12版)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每当听到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我总会想起故乡的红杜鹃。

        红杜鹃,又名映山红,它生于山坡、草地、灌木丛等处,花叶兼美,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在我的家乡湖南,红杜鹃是极为普遍的一种花卉,深受人们喜爱,它也是长沙市的市花。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红杜鹃开得最早、最旺。春雨,又赋予了她一番娇柔秀美的韵致:雨著花瓣,花瓣含雨,花因雨而愈显水灵娇艳,雨使花愈加风骨俊美。红杜鹃不甚张扬,但却“枝硬”、“根深”、“花艳”,入眼是诗,开卷是画,亭亭玉立,铮铮铁骨,成为三湘四水独有的风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红杜鹃的枝干,似含钢筋铁骨,枝丫交错,宁折不弯。记得2008年湖南遭遇冰灾,从电视镜头里,我看到正待绽放的红杜鹃被冰所包裹,它如玉雕般傲然挺立,依旧散发着勃勃生机。

        红杜鹃对土壤需求甚少,从不挑拣地方。在家乡那茂密的森林里、悬崖的峭壁上、房前屋后,从张家界到浏阳河,从洞庭湖到莽山的原始森林,一直到南岳祝融峰,只要有地方勉强能立住脚,红杜鹃就会绽开一张张充满生气、红扑扑的笑脸。在山头,放眼望去,一片鲜红,灿若云霞,热情奔放,让人不禁想起革命的星星之火,燃起燎原之势。正因此,红杜鹃被家乡人民称作漫山红旗。

        这又令我想起,湖南人才群星璀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多么像满山的红杜鹃啊!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南涌现出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蔡锷、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他们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岳阳楼上,“先忧后乐”情怀依然;橘子洲头,“中流击水”更显豪迈;韶山冲下,“湖湘精神”迸发出毛泽东指点江山的雄才大略。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又一批湖南男女青年响应党的号召,踏着先辈的足迹来到新疆,在新疆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新疆一支重要的建设力量。他们就像家乡的红杜鹃,开遍了天山南北,开遍了边疆大地。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千百年来,湖南人以坚韧执著见长,流淌着劲悍决绝的民风血气,“无湘不成军”是世人对湖南人的高度赞誉。如今,日新月异的文化湘军,以及迅速崛起的商业湘军,正活跃在湖南及全国文化经济的舞台。湘、资、沅、澧四水,承载着湖湘上下几千年的厚重历史与文明,也承载着今日湖湘子弟的光荣与梦想。

        我蹲在一簇簇红杜鹃旁,低头俯视,只见坚挺的树枝从根部长出,稳稳地托起那争相开放的花朵。我仿佛听见了红杜鹃花开的声音,它似乎在吟唱,似乎在轻轻地与希望的脚步相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