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看央视:最美重阳情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24日   01 版)

        10月23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等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也精心为全国观众奉献了“最美重阳情”的特别节目。其中“我的父亲母亲”大型新闻公益活动尤其引人注目,人们不仅关注广西四兄弟是否找到了走失的母亲,更对央视新闻节目人性化、温情化大加赞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央视的多个节目让人们了解了社会上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唤起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8亿,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位老年人,我国成了世界上唯一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今年9月21日世界老年痴呆日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正式启动“我的父亲母亲·关注失智老人”大型新闻公益行动,这也成为今年重阳节的主题。中央领导同志和相关部委充分肯定公益行动,认为活动和报道反映了党和政府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积极回应、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高度关切,活动也普及了健康知识,激发了社会爱心,体现了媒体责任。10月19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一则寻人启事,报道了广西桂林文氏四兄弟寻找走失母亲的故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不少网民表示,此举“小改版,大亲民。感动民众,传播正能量,值得赞赏!”

        “我的父亲母亲”公益行动以唤起社会各界对失智老人的关注和对患者及家属的关爱、失智老人的医疗保障和生存环境为目的,发起了“为痴呆改名”、“普及帮助走失老人回家的黄手环”、“推动老年痴呆检查进入体检必检项目”核心倡议。其中“为痴呆改名”在网上提供了多项“阿尔茨海默病”的其他称呼,征求网民意见,呼吁社会减少歧视,让更多患者不再因耻感而耽误治疗。“黄手环”是专门为失智老人设计的佩戴物件,它既是信息记录的载体,也是视觉识别的媒介。“黄手环”可嵌入患者家属自行填写的患者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的卡片或纸条,一旦老人走丢或发生危险,人们可以按照上面的信息联系到他们的家人;当人们看到佩戴“黄手环”的老人,也能够意识到需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呵护。活动还倡议主管部门将痴呆症的检测纳入老年人体检的常规必检项目,尤其建议具备条件的体检机构可以主动将老年痴呆初筛列为推荐项目,为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早期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创造条件。

        今天,央视新闻节目中还通过对街头一些老年人的采访,传达出了老年人的普遍心声。老人的心声深深地触动了年轻观众。一位网民说,今天要加班,无法回家陪父母,等休息日一定带孩子回家陪伴老人。

        此外,重阳节央视还准备了丰富的文娱节目,其中综艺频道的10小时直播特别节目——“九九艳阳天”向我国第一个老年节献礼,通过唱歌、舞蹈、影视、杂魔、戏曲、主持、相声小品等8个直播单元共同构筑“重阳大联欢”;央视名牌栏目《夕阳红》推出4小时直播节目《今又重阳》,围绕华彩人生、老有所养、孝道新注解等内容,多视角关注老年人的生存现状;中文国际频道的《天涯共此时》栏目打造《重阳节话养生》,邀请两岸养生专家畅谈老年人关心的“养生”话题;“聚焦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等老年群体,探讨责任与担当”;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李蔷华、叶少兰等,则在戏曲频道《2012年重阳节老艺术家京剧演唱会》中联袂献艺,为全国观众带来别样的戏曲风情。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苏丽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