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科学发展观开拓新境界

    作者:李玉滑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7日 07版)

        回望十六大以来的辉煌十年,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成为中国这一东方巨人大步前行的“思想灵魂”;它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也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只有来自于实践的理论,才能科学地指导实践。我们在实践中总结探索科学的理论,再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然而,我们探寻的路径其实并不顺直平坦。进入新世纪,我国追赶世界潮流的脚步急切,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在凸显: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发展不平衡矛盾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许多方面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日益尖锐。

        挑战是严峻的。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把对人的关爱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在经济发展速度追求多年之后,屡屡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让人们对消耗资源和增加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发展的弊端有了切肤之痛。

        毛泽东同志曾精辟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当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发展阶段,不进则退、无序推进则乱。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汲取世界各国的宝贵经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一批新型的民族独立国家快速发展过后,遭遇“中等收入陷阱”,两极分化严重,腐败丛生。这告诉我们,如果延续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将难以为继。光有经济的增长,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暴露而逐步加深认识并形成的一些发展理论,我们党非常重视大胆吸收并运用到实践中来。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论逐渐形成,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南。

        科学发展观,正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的主动应对,准确地把握国情世情,深刻认识发展规律,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相得益彰。在“为谁发展”上高扬人本旗帜,在“怎样发展”上坚持科学要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我们要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中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呈现出当代共产党人对于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十年探索,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的根本遵循,成为我们破解难题的一把钥匙,成为我们奋然前行的重要引擎,引领我们在世界的东方写下了令人惊叹的中国答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