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根扎泥土 魂系大地

    ——南京林业大学110年的追求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16日 01版)

        南京林业大学是江苏唯一一所以“林业”命名的大学,如今她已经走过110年。110年的积淀成就了其独特而珍贵的灵魂:俯下身子,根扎泥土;心近绿色,魂系大地。“碧水青山”是它百年来不懈追求的使命。

     

        “碧水青山”是怎样一幅壮美图景?南京林业大学前身——中央大学森林系主任梁希深情吟诵:“山青了,水也会绿;水绿了,百川汇流的黄河也有可能渐渐地变成碧海,这样,青山绿水在祖国国土上织成一幅翡翠色的图案。”

     

        青山绿水,寥寥几字却字字铿锵,成为一代又一代南林大人毕生的追求。

     

    以林为根: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有森林才有水利,有水利才有农田。”梁希认为林业是整个生态的龙头,以林业为抓手可以解决中国诸多生态问题。他的“大林业”思想奠定了南京林业大学“以林为根”的办学理念。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南林大立志培养“新中国的艺人”,“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使中国的未来“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

     

        为此,南京林业大学执著于做好4件事:

     

        一是著书立说,传播生态林业思想、发展生态林业理论。1952年,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前称)主编了《森林学》《树木育种学》等全国首批统编教材;1978年,学校又主编和参编了《森林生态学》《树木学》等几十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材;自2001年起,南林大实施“精品教材建设工程”,进一步推动教材建设。

     

        二是实施“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形成了以林学、园林、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为代表的生态建设相关专业群,成为孕育林业顶尖人才的摇篮。

     

        三是围绕林业建设学科群。近年来,南林大将“大林业”思想注入文、理、工等学科,形成以林为主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学科群。

     

        四是承担研究课题。2011年,南京林业大学牵头承担了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生境胁迫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旨在通过提高困难立地条件区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碳汇。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累计达76项。

     

        对林业坚如磐石的执著,为南京林业大学赢得一份份耀眼的荣誉: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进步奖50多项;1981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近5年间,由南林大出版、发表的专/译著、论文数多达6000余部(篇)……

     

    服务社会:精于理论,熟于技术

     

        “在理论上要精通,在技术上要熟练”。金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前身)森林系陈嵘教授的思想成就了南林大人根扎泥土、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南林大人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会于国有利,造福人民。

     

        王明庥院士就是这样一位造福人民的人。

     

        上世纪60年代,王明庥被下放到江苏大丰、东台务农,看见当地“冬天风起、飞沙遮天,春天雨后、碱花连片”,王明庥萌生了植杨树造杨林、改善苏北生态环境的念头。数十年风餐露宿的研究,王明庥带领的团队终于打破“杨树只能在北方种植”的传统,成功研制出一批具有速生、抗病、材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的优良杨树品种。

     

        在南京林业大学,像王明庥这样从实践中发现研究课题,用老百姓看得懂、学得会的技术推广研究成果的教师不胜枚举。

     

        “要是毛竹再派不上用场,我们就只好砍掉它种别的东西了。”30年前,江西老表焦急的呼声让南林大张齐生院士寝食难安,他深刻感受到中国南方广大竹农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开发毛竹的强烈愿望。30年里,张齐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波在南方各省崇山峻岭之中,开展调查、采样与实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张齐生领导的团队以竹材“高温软化——展平”技术为核心的系列竹材加工技术与装备开发,开创了中国竹材工业利用的先河。

     

    严字当头:老实做人,扎实做事

     

        “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决不要有任何骄傲、夸张。”南林大老一辈大师学者严谨治学、以身垂范的风骨使得“老实做人,扎实做事”成为后生自觉遵循的原则和理念。

     

        为“活化石”水杉命名的郑万钧教授,用十年野外调查教给学生“老实做人,扎实做事”的含义是:发表论著必须言之有理,言必有据,文字通顺,精益求精。

     

        为强化青年师生“严谨治学”的意识,自2003年起,南林大开创性地实施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两轮盲审制。论文答辩前,学校随机抽取10%的毕业设计(论文),组织校内专家盲审,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答辩后,学校再抽取10%,聘请校外专家盲评,对答辩结果进行复审。

     

        一份探索,一份收获。在2011年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中,南林大有18篇入选。(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韩灵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