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

    话发展 说变化·迎接十八大“走转改”大型采访

    教育扶贫看“思源”

    《 光明日报 》( 2012年10月09日   09 版)
    本报记者王晓樱(右二)在屯昌思源学校采访。刘丹摄
    学生在海南思源学校练舞蹈。本报记者 王晓樱摄

        采访手记

     

        9月底,从海口到琼中再到屯昌、定安,一路采访下来,记者所见到最漂亮的房子就是思源学校,听得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的巨大变化。

     

        这些弹着钢琴、用着电脑的孩子曾经走过这样的求学路:每天要花几个小时走山路往返于学校和家里,每个星期要背米到学校自己煮着吃,下饭菜就是从家里带的咸菜和水煮青菜,教室就是只有破旧课桌椅的低矮瓦房。

     

        孩子的父母跟我们说,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里,有时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想过孩子还能上县城读书?

     

        海南的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命运,让他们与城里的孩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思源学校作为海南省的民生工程项目,省市县各级财政均为此提供保障,学生在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基础上,还能享受到一定比例的生活补贴和交通补助。现在思源学校成了山区孩子的乐园,他们在学校吃得好、睡得香、乐于学,他们的梦想在这里启航,他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场景一

     

        地点:琼中县思源学校校长办公室  人物:傅永东  关键词:感谢

     

        “我非常感谢省里和言爱基金会提供了思源学校这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和老师们的激情被充分点燃,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把一批批起点低的农村孩子培养成了优秀的学生。”琼中思源学校校长傅永东开门见山。

     

        2009年5月,傅永东校长作为全国招聘的首批10位思源学校校长之一,从湖北来到琼中。可是没想到校长上任伊始的一次调研,就让他感到震撼。“当时来到一所乡镇中学,我随手翻阅了桌上的物理成绩登记表,发现都是30分左右。身为物理老师的我还以为是题目太难,学生考不好,拿到试卷一看,考的都是基础题。这时校长出来解释说:我们这个地区就是这样子的,这分数很正常。”傅永东说,还没见到学生就已备感压力。“思源马上就要开学了,学生的基础这么差,我能带好这个学校吗?”

     

        果然,开学第一天,学生们就给他了一个“下马威”。傅永东说:“当天晚上熄灯后,学生们不睡觉。兴奋啊!因为大家第一次见到这样好的学校,第一次住集体宿舍,第一次被严格管理。学生们在宿舍里闹腾,尖叫。老师们耐心到宿舍做工作,可老师们前脚走,孩子们后脚马上就接着闹。好不容易到了十二点多,大伙终于睡下了。本想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可没想凌晨四点多,学生们睡醒后的尖叫声、打闹声又开始此起彼伏。”傅永东没想到,光管好孩子睡觉这一项就让他费了不少心思。那一个月,他整整瘦了八斤。

     

        学校步入正轨后,傅永东开始向课堂要效率。“全校2000多名学生,黎族、苗族孩子占了76%,许多学生常年生活在贫困山区,连普通话都不会讲,需要想办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开发潜能。”傅永东介绍,短短三年时间,琼中思源学校大力推进新课改,创立了“两案合一、小组合作、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学校还先后成立英语小组等29个兴趣小组,绝大多数学生参加一两个兴趣小组,每天坚持一小时课外活动。连续三年中考,学校都是一年一个大台阶,步入全省先进行列。学生还在作文、英语、书画竞赛中表现不俗,共有285人获国家级奖,其中一等奖10人,二等奖115人。学校也被评为“海南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海南省校本教研培训基地”,到学校取经的外校老师络绎不绝。

     

        傅永东说:“这么优异的办学成绩,再次证明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的正确性和生命力。”

     

        场景二   

     

        地点:琼中县思源学校老师办公室  人物:陈小花、吴春彩  关键词:感动

     

        “这个教师节,已经毕业的学生们纷纷通过电话和短信向我表达问候,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情,几十条短信我现在也没舍得删。”琼中思源学校“特岗教师”陈小花和吴春彩说起学生们的故事滔滔不绝。

     

        “孩子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野’,破坏性特别强。第一学期,水龙头被拆、垃圾筒被踏瘪,学生们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甚至跟我们顶嘴,威胁恐吓我们。”陈小花说,有一次她对学生要求严格,结果学生恶狠狠地回敬道:你周末不是要坐车回海口吗?小心到时我们把车拦下,打你一顿!

     

        除了行为习惯差,孩子们的成绩更是一塌糊涂。陈小花是语文老师,第一次考试改卷让她很“轻松”:因为很多学生都不写作文;吴春彩是政治老师,第一次考试改卷让她更“轻松”:因为学生都只做了选择题。“这样的成绩三年后能考上高中吗?”两位老师在心里打鼓。

     

        课余时间,学生们问老师:你们工资多少?陈小花说:“不多,一千多点。”学生听后不屑地说:“你读了大学还没我爸妈割胶挣得多,那我们还上学干什么?”孩子们厌学,认为读书无用,更是没有上大学的概念。

     

        “可孩子们天性是好的,经过学校的培养教育,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为举止文明礼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这让我和家长们很惊喜。”陈小花说。

     

        学生们的每一次进步都让陈小花她们这些“特岗”老师非常感动。“从被孩子们气哭,到孩子们主动来关心你,让你别太劳累、要注意身体,这过程太幸福了!”陈小花。

     

        今年9月份,陈小花带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很多人“出人意料”考上了高中。可陈小花还是很怀念和这帮“淘气”孩子在一起的日子。现在她经常会给学生们打电话聊天,谈理想,聊未来。

     

        场景三

     

        地点:屯昌县思源学校

     

        人物:黎玉芸、黎玉欣  关键词:感恩

     

        眼前这姐妹俩,乌黑的大眼睛,笑意盈盈,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自信和乐观,与平常自卑、胆怯的孤儿形象相去甚远。

     

        姐姐黎玉芸和妹妹黎玉欣是孤儿,分别就读于屯昌思源学校9年级和3年级。她们的大姐黎玉萍已从思源学校毕业,现在屯昌中学上高中。

     

        黎玉芸介绍,三姐妹家住屯昌县中坤农场十七队。她们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多年,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六年前失踪,父亲2008年患病离开了人世。患有脑溢血的大伯是她们唯一的亲人。家里穷得连房子都没有,附近的一所小学校借了一间屋子给她们居住。

     

        “我们的情况引起了县里领导的重视,思源学校一建成,我们就被安排到了这里上学。学校为了方便我照顾妹妹,特意把妹妹安排和我住在一起。每天晚上,我上晚修课时,妹妹在校园里和老师们的孩子一块儿玩,等候我下课一起回宿舍休息。”黎玉萍毕业后,照顾妹妹的担子就落在了黎玉芸肩上:“学校的老师对我们很好,天气转凉时,老师会主动给我们送来厚衣服和厚被子,平时的嘘寒问暖就更不用说了。在学校里我们找到了家庭的温暖。”黎玉芸告诉记者。现在姐妹俩已经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老师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姐妹俩学习成绩都很好,黎玉芸连续两年被评为模范学生,黎玉欣在班里担任监督员。当记者问小玉欣学校还有哪些好,小姑娘调皮而真诚地说:“学校的饭菜香!”原来,为了让老师和学生得到最大的实惠,学校食堂、超市自主经营,早餐有豆浆、面包、粉条等,午餐和晚餐每人只需花三块钱就能吃到有荤有素的饭菜。

     

        校长程时贵介绍,现在学校有23名孤儿在思源实验学校读书,每名孤儿每月可领到600元的生活补贴,这笔钱每月由民政部门直接打进学生卡里。学校还有900多名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县里根据这些孩子的家庭实际情况,每月为其发放生活补助200元、100元、50元。

     

        被问及理想,姐妹俩不约而同地说:“要好好学习,等以后有出息,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