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8日 星期五

    把一切献给祖国教育科学事业的模范教师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28日   06 版)
    侯伯宇教授(中)和学生在一起。

        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 李映方:

        侯伯宇教授是我们学校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他为了祖国的教育科学事业,追求了一生,奋斗了一生,创造了一生。正如他去世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在给西北大学发来的唁电中说的那样:“他的去世是贵校的一大损失,也是祖国物理事业的重大损失。”

        多年来,我们西大人最津津乐道的,是以侯伯宇教授姓氏命名的“侯氏理论”,这一成果被誉为“中国的骄傲”。其实,在他的身上,还有很多和“侯氏理论”一样珍贵的东西。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四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作为一名教师,他是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作为一名党员,他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员专家。他是我们西北大学的一面旗帜,始终熠熠生辉。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治学态度、师德风范和人格品质,感召和激励了我们西北大学一代又一代人。

        他曾说,“我人生最大的追求莫过于两点:一是在科学的殿堂里尽情翱翔,勇攀高峰;再就是能够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1950年他20岁时,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50岁那年,他终于圆了心愿。

        “党和人民培养我学习科学知识,大有用武之地。我要不遗余力地将所有精力奉献给社会主义建设”。这句话,是他说的,也来自于他的深切体会。即便是在国外进行合作研究期间,他仍在给党组织的来信中写到:“虽然远离祖国,但是我时刻不会忘记自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员,心中时记共产党员的身份,绝不辜负人民的期盼,要为祖国争气、争光。”

        他指导研究生时,总是和学生一起做课题,手把手地教。他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十几门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常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最新动态,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邀请国内一流的专家来给学生讲课。物理所的研究生也因为有出国交流的机会,成为全校学生羡慕的地方。

        作为一个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侯伯宇教授一生成果卓著,但他始终朴实无华、淡泊名利,从不考虑自己的工作能带来怎样的声望和利益,更没有因为自己的困难提出过任何个人的要求。

        他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更不愿意宣传自己。每当被人说到“侯氏理论”是“中国的骄傲”时,他总是很反对,认真纠正说:“我做的是基础工作,算不上‘中国的骄傲’,那些造出‘两弹一星’的元勋们才是中国的骄傲”。学校实行绩效工资改革,他说:“我的绩效工资最多拿到二级,上要封顶,多余部分奖励给其他人,他们没我拿得多”。他常常出国讲学,可从来不带家属同行;他参加学术会议,也从不参加观光游览;他的手头始终承担着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但他从来不多花一分钱。

        这就是侯伯宇教授,一个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的共产党员,一个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忠诚赤子,一个精心育人、甘为人梯的高校教师,一个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