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紫藤苑小区,花园里、长椅上剥毛豆、打毛衣、唠家常的居民看见杨兆顺,老远就亲热地招呼起来。老杨也一路“兄弟”、“阿叔”、“阿姐”地聊几句天,问几句暖。他开心地说:“小区6000多居民都认识我。”
9月22日,记者又一次来到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小区采访,一栋栋房屋略显陈旧,却整洁宁静,绿树成荫,桂花飘香,时不时见社区志愿者在楼间巡逻,一切井然有序。
今年55岁的杨兆顺已经在这里干了13年的居委会书记。谁能想到,十多年前,这里是出了名的治安“重灾区”。如今,当年的“特区”成了全国闻名的“样板小区”。凭着满腔热忱和“草根”智慧,杨兆顺也摸索出了一套社区管理的“草根经”。
“再难办的事,也当自家事,实实在在为群众办点事!”
紫藤苑地处城乡结合部,居民主要是来自曾经是上海最大的棚户区“两湾一宅”,2925户住家,6500人,其中下岗待业人员810人,吃低保的493人,“两劳”释放人员332人,精神病患者88人,吸毒人员48人……
1999年,同为“两湾一宅”人的杨兆顺受命担任紫藤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居委会刚开张,一下子拥来一群“两劳”释放人员,踢门踢窗闹着办低保,更有小区有名的“刺头”老裔,脑袋一头撞穿夹板做的服务柜台:“来个下马威,看你们办不办!”让老裔没想到的是,杨兆顺拍着桌子喊:“你有种,头不要拔出来!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回忆起当年的一幕,老裔笑了:“我够狠了,这个居委会书记比我还狠!”随后,杨兆顺把他领进办公室,递上一根烟,聊了起来。原来,老裔刑满释放后,户籍材料转来转去弄丢了,从此没了户口。没有固定职业,上有老母,下有幼子,全靠“外来妹”妻子一人打工,生活没有保障。于是,杨兆顺先帮他母亲办了低保,又帮他儿子报上户口,还安排老裔在小区做点事。慢慢地,老裔脾气不那么暴躁了,还当起楼组长,主动帮助别人。老裔的户口问题,杨兆顺也一直放在心上,到处奔走,眼下终于有了眉目。
“再难办的事,也当自家事,实实在在为群众办点事,这样群众才会相信你,跟你走!”杨兆顺说。
“要调动尽可能多的群众的积极性,把大家都发动起来!”
杨兆顺常说:“光靠一个人,要管好小区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调动尽可能多的群众的积极性,把大家都发动起来!”
紫藤苑的居民老家大多是苏北,杨兆顺的工作语言也在苏北话、上海话、普通话之间随意切换。遇到麻烦事,苏北话一说,“舅舅舅妈”一叫,大家感觉就近了,有时三言两语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光拉近距离还不够,杨兆顺一直琢磨着,如何让党员发挥志愿服务骨干的作用。在他的倡导下,小区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服务队,杨兆顺任队长,234名党员带头做到“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护好自家楼”。榜样凝聚人心,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改变小区面貌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行动。小区门口两条路,天天有三五成群的志愿者巡逻,发现可疑情况,马上报警,一经查实,立马处罚。
“将心比心,以情动人,和群众融到一起去。”
2010年4月的一天,有个困难户家里老人去世,家属到居委会提出要3000元补助。按规定,这类补助不能超过1500元。杨兆顺耐心解释,但家属横竖不听,撂下狠话走人。当晚,杨兆顺带着居委会干部,臂挽黑纱,捧着花圈,一进门对着老人遗像“咚咚咚”磕了3个响头,一片真诚打动了家属。
有人不解,杨兆顺却说,为表示对逝者的尊重,磕个头是人之常情,在基层工作,对待这些特殊的人、特殊的事,没有什么统一的模式,关键是将心比心,以情动人,和群众融到一起去。
在紫藤苑,每年过年都有一场“百家宴”。你家出个菜,我家出个汤,他家出个点心,共同为小区的老人们过年。“为民服务社”、“便民服务信息平台”、“红孩子广播站”、“红孩子读书会”……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社区的服务越做越贴心。如今,居民们都说,生活在紫藤苑真幸福!(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