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有“标杆”意义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6日 08版)

        为期两天的中国职业教育展览日前在德国首都柏林闭幕。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外专展推介中国职业教育。展览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现场演示等方式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德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成就。数千名中德两国行业、企业职业教育推广、培训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参观了展览,并与中方参展院校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门的开启,中德两国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及时提出了在职教领域开展交流合作的建议。1980年,时任中国教育部长蒋南翔访问联邦德国,拉开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序幕。从上世纪的互访,到中国6城市“双元制”试验和中国3个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建立,到1994年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的联合声明》,及随后5年政府间政策对话机制的运行,再到两国总理共同见证成立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可圈可点。在两国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德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里的相互理解、合作与交流,也对中德两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教育部官员席茹女士对记者介绍说,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是由政府间合作、行业企业合作、院校合作和民间合作组成的一个整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者广泛。自1980年中德开展职教合作以来,双方交流人员有10万多人次,建立项目点近百个,研究开发的专业、课程、教材数百种,为中国培训中高等职业学校校长700多名,教师2000多名。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展台前记者了解到,该校是目前我国和德国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也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校30年来,形成了独特的中德职业教育品牌,被业界誉为金牌蓝领的摇篮,每年为我国培养大量金牌蓝领工作人员。回顾30多年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成果,一是培养了大量技能人才,二是建设了一批职教机构,三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的德国经验结合中国实践,形成了中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并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可以说,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在中国对外合作项目中具有“标杆”意义。

        2011年首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两国总理共同见证成立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在联盟框架下,中德双方约定共同打造“跨部门、跨行业、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合作平台,举行包括展览、对话和研讨等多种形式在内的“中德校企对话系列活动”。活动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得到两国领导人的肯定。本次柏林中国教育展即是上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在中国世代传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为我在更广泛领域的对外合作树立了样板。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 野 本报柏林9月25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