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3日 星期日

    第一书评

    美学的中国特色何处寻

    ——读金学智先生《风景园林品题美学》

    作者:沈海牧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23日 10版)
    《圆明园四十景·鱼跃鸢飞》 (清) 沈源、唐岱 绘

        品、品味、品题,是自古以来中国美学迥异于西方美学的重要范畴。品题对于风景园林尤为重要,可说是有品题则活,有系列更灵。金学智《风景园林品题美学》以下简称《品题美学》一书,通过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资料的爬罗钩沉,紧密联系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优秀实例,并结合作者自身的设计实践体悟加以科学整合,提出了“风景园林品题系列”的核心概念,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品题美学理论体系。

        我国学术界数十年来先后建构的种种美学体系,虽然颇有优长,但大多数还是西方美学在中国的不同编排或演绎,总令人感到缺少中国特色。当然,这仅仅是就主流形态而言,其实,美学家中并不乏对美学中国化(本土化)的认识和追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朱光潜就说:“历史持续性原则只能使我们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

        《品题美学》的其价值意义不仅表现在风景园林领域,而且在推动美学中国化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此书的理论编,开宗明义以“中国特色,重品尚味”为标题,首次把积淀着丰富灵活内涵的“品”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美学范畴,结合对“品”字的多种远古释义,引出一系列体现了历时性推衍的标题:从比较中看中国人重“品”;从人物品第走向艺术品第;从人物品藻到艺术的意象品评;从艺术品第向各类艺术品评拓展;品:中国艺术风格的分类;“品”与锺嵘的“滋味”说;“品”由历史至现实的进一步泛化……一系列标题,琳琅满目地向人们昭示:中国的文化艺术确乎是一个丰富不尽的“品”的王国。由此,该书不但概括了“品题”的对象和范围,包括人物、饮食、书画、花卉、峰石、风景、园林等,而且缜密地区分了品题的单义性和复义性,动词性和名词性,非系列性和系列性,进一步提出了“风景园林品题系列”这一核心范畴。作者借助于西方有系统、有条理的逻辑思维方式,不但作纵向的动态评叙,而且作横向的比较分析,从而建立起既立足自身又超越自身,并拥有中国传统话语形式、与风景园林相关的“品—品题—品题系列”的美学理论体系。

        不过,作者鉴于书的性质,无意于对目标更为高远的中国民族特色美学及其体系多作深入研究,故而书中设“品题研究与中国特色的美学”一节予以点明和带过,但却留下了不尽的探索空间,它可说是全书最值得注意的理论生长点,极富学术张力,本人对此颇感兴趣,故本文按其思路和书中所提供大量材料并略加增补,通过梳理试作如下归纳:

        书中一系列对“品”所作的历时性推衍和广域性概括,构成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网络,它既联结着第一主体(艺术家、创作者、制造者亦即生产主体)浑含着气骨神脉的品性甚至人格及其创造,如花(梅兰竹菊四君子)、玉、石、山、水等类的德性、品质;既联结着华夏民族特有的对艺术家区别等差、划分属类的评价,如通过艺术品第,分为上、中、下或神、能、妙、逸等品,又联结着中国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群或有关的品鉴著作,如诗、书、画的《二十四品》;既联结着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对人或作品直观式、感悟式把握的品评,更联结着中国古往今来作为第二主体从文人雅士到广大公众文化艺术生活中包括“辨于味”在内的种种“品”的过程性活动,由此可见,中国人所注重的“品”,具有多元的内涵。《品题美学》正是这样地以大量事实启示:美学的中国特色,首先应循着重品尚味——重直观、重消费、重主体感受过程,重鲜活的艺术体验的方向去寻找。

        当然,前此二三十年间,也有些美学著作不同程度地注意到美学的中国化,但总的看来,前一类美学著作体系里,中国特色并没有占到应有的比例,忽视了中国美学重品尚味的特色,亦即忽视了主体消费的层面。其实,这类论著所寻找、增补的中国美学范畴,其本身就离不开消费主体的品味。

        儒家的孔子不但注重主体人格的“品”及其完成,如《论语·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且注重对“美”、“和”的深入品味,如《淮南子·主术训》:“夫荣启期一弹,而孔子三日乐,感于和。”这就是持续的、联结着身心愉悦的体验和回味。又如对于尽善尽美的《韶》乐,《论语·述而》写道:“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不只是“辨于味”,更是对“大乐”、“大和”持续的、沉潜式的品赏和感悟了

        再说道家、佛家的“妙”。朱自清指出,“魏晋以来,老庄之学大盛……后来又加上佛教哲学……于是乎众妙层出不穷”,如妙味、妙句、妙理、妙义、妙解……由于这些佛、道之妙,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因此必须细加品味揣摩,否则就很难深意领略,以至于慧远《阿毗昙心序》说:“少玩兹文,味之弥久。”而僧肇对于《维摩诘经》,也是“披寻玩味”(《高僧传·僧肇传》)。这都说明要以一颗清净无碍的灵心去玩味、品悟佛学经典中的妙旨。

        再说后一类阐释中国美学范畴的专著、丛书,它们所拈出的众多范畴虽颇为可观,但其不足表现为零散的呈现、自为的存在,并未整合成有机的学术体系。其实,这一系列范畴和“品味”这一范畴,二者相互对待而又紧密相联,因为第一主体所创造并体现这类范畴的成果,均离不开第二主体的品味。对此,不妨借助西方接受美学来理解。有一学派学说认为,艺术史应该是第一主体的生产与第二主体的消费相联系的历史,据此推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也应是体现上述诸范畴的生产与对这类产品的消费二者互为联系、双向生成的整合性系统,正因为如此,体现了消费性的“品味”,应在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里占有较大的比重和不容忽视的地位。

        就中国文化环境里的中国人,尚味觉,或者说,由味觉隐隐地融和、统摄着视觉、听觉、嗅觉(如品花)、触觉(如把玩)、思维、直观、感情等,总之包括一切官能,从而以自我享受的方式去占有、把握对象。而上文所提及联结着生产的诸多范畴所构成的层面,又与作为主体接受亦即自我消费享受的品味层面整体地相对应,二者体现着互为生成,互为因果的关系。由此大致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整合。当然,在整合过程中,可以也应该借助于西方有系统、有条理的美学及其逻辑思维方式。

        《风景园林品题美学》

        金学智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