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8日 星期二

    十年·记忆

    “建言者”的教育10年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18日   11 版)

        2009年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形成了全社会广开言路,开放民主,共绘教育蓝图的局面。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0级研究生丛培超就是当年的“建言者”之一,2009年初,他还是一名大三学生。

        “大三下学期,同学们开始考虑找工作的事,大家都很迷惘,一方面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不清楚,甚至对每个行业、每个工种具体做什么也不清楚;另一方面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于是,我们几个同学在各年级同学中做了一个调查,最后形成一个报告《对于高校更好发挥职能的几点建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思索》,正好看到规划纲要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我们就把报告发给了教育部。”

        没有想到,丛培超执笔的这篇报告获得了教育部“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为纲要献计献策”主题有奖征文二等奖。小小年纪,丛培超和同学们为自己的建议能得到国家的认可兴奋了好一阵!

        说起来,丛培超的教育10年正好也是中国教育方方面面发生巨大变化的10年。

        2003年,丛培超正好上高中。他家在山东农村,不算经济困难家庭,但父母月收入一共1700余元,日子也是紧巴巴的。“那时不像现在,高中生也有助学金、奖学金。我高中三年,只遇到两次可能获得资助的机会,高一时一位私营老板奖励全校第一的我300元奖学金,高考结束时一位华侨资助全市10名考生大学学费,但那次我没选上。”

        丛培超没有赶上2006年开始逐步完善的国家学生资助体系,但2006年开始的大学生活,却让他赶上了我国高等教育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学校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成立理科基础科学班、卓越班、创新实验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业优秀的丛培超通过专门选拔,也进入到创新实验班,“在这个班里,我们可以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那些有悟性、肯努力的同学在本科阶段便脱颖而出,一毕业就被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企业看中,年薪达到30万元。”

        只要想做、能做,学校就会提供条件,丛培超获得2009年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学校非常鼓励我们,国际大赛100美元报名费,就是学校出的。”

        2010年,丛培超在就业和读研究生中选择了后者,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获得了保送研究生资格。

        2003年至2012年,伴随着中国教育发展,丛培超从一名青涩的农村籍高中生成长为一名大城市里充满阳光的研究生,大学期间,他连续三年拿到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他就做家教挣钱,“花爸妈的钱很不舒服,我很享受自立的过程。”

        在这位青春、自立、好学、奋进的建言者的记忆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教育10年的成长。

        (本报通讯员 王玉琴 本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