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中国好人,是一个称谓、一份荣誉,更是一种力量。中央文明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开展以来,一大批身边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他们来自基层,服务群众,又感染着身边的人,是一股推动社会文明的正能量。他们树立了社会心灵标杆,是道德表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本报特开辟“中国好人”专栏,报道群众身边涌现的好人好事,让爱与美德播撒到你我心中。
在山东菏泽,有一位痴心慈善的工商干部家喻户晓。他发起组建的3个慈善组织都是以“红盾”命名,每一场“红盾情”主题活动现场,都能看到他身着工商制服奔波忙碌的身影。
他,就是菏泽市工商局牡丹分局马岭岗工商所副所长侯玉林。“红盾”,源自工商制服肩上的红色盾牌。在侯玉林心中,“红盾”代表着使命与责任。
侯玉林深爱着工商事业。10年前,33岁的侯玉林看到偏远农村监管任务繁重,主动请缨到一个偏远的农村工商所工作。食品安全监管是他遇到的头号难题。商户不理解,群众防范意识差,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凭借多年工作经验,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农村“超市化经营模式”的构想。通过走街串巷去宣传,挨家挨户做工作,不到3个月时间,24个村子的小食杂店全部改建为超市,规范化经营使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在基层工作20多年,侯玉林对老百姓有着割舍不下的情结,工作之余他又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主动为百姓排忧解难。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结识了“家徒四壁”的残疾妇女刘桂兰一家,看着孩子含着泪,渴望读书的样子,侯玉林决定,要帮助她上学!和学校老师交谈,他发现贫困辍学的孩子远不止这一个!侯玉林深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他萌生了成立一个爱心组织去帮助这些贫困孩子的念头。
侯玉林的想法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2006年9月,侯玉林和十几个友人成立了“红盾情贫困生爱心捐助行动组织委员会”。此后,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他几乎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筹集善款、救助贫困生上。
2007年9月,牡丹区慈善总会批准成立了“牡丹区慈善总会红盾分会”,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以行业标志“红盾”命名的慈善组织。2008年,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牡丹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红盾情爱心委员会”。“红盾情”也已经成为菏泽慈善公益事业的一个响亮品牌。
侯玉林带领团队坚持“阳光操作”、“零成本运作”,公信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200多人。红盾情爱心团队成立以来,开展了20多次爱心救助活动,共募集慈善款物140多万元,为282名深陷困境的孩子提供了救助;同时,还举办了120余场专题教育报告会,受益学生达10万余人次。
“从事慈善事业6年来,总有人问我图啥?有人说我想当官、想出名。开始我确实有很大的压力,也曾动摇过。”侯玉林说,但每当想起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和那些期待的眼神,他就难以放弃。
(本报记者 龚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