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把穷苦和梦想装进行囊,把脱贫和致富寄托远方,把青春和汗水奉献城市,把财富和希望带回家乡。在城市,铸造的是辉煌;回家乡,撑起的是脊梁。无论在哪里,你都与1000万父老乡亲共同大写着两个字——阜阳。”
一首《阜阳农民工之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感动了很多人。
当代农民工的精神是什么?或许阜阳人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
阜阳是我国五大劳动力输出基地之一。从合肥出发,坐车两个多小时到达阜阳市,从阜阳市区到阜南县工业园还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路不远,可尘土飞扬,坑坑洼洼。这样的路况,能给工业园区提供便捷的物流条件吗?也许是看出了记者心里的疑惑,随行的市委徐科长开了口:“这正在加班加点施工呢,修成后就是一条双向八车道的大马路!”
修筑中的大马路、马路上来往的大货车、路边的吊塔……无不向我们展示——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阜阳。
场景一
地点:阜阳市阜南县工业园 人物:张德龙、马士永 关键词:激情创业
一路开进美琳电子有限公司的大院,33岁的董事长张德龙早就等在门口了。刚下车,还没来得及介绍,憨厚的张德龙就兴奋地指着大院里一个正在施工的大楼给我们看:“那是政府新批给我们的3亩地,正在建新的厂房、办公楼和员工宿舍,这下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我十几年前去上海打工坐的是‘大闷罐’火车,一路上晃晃荡荡14个小时才到,现在我经常去上海谈生意,都是自己开车去,几个小时就到了!”17岁出外打工,20岁回乡办起家庭小作坊,33岁成为两家公司的董事长,阜南人都说张德龙是“凤还巢”里的“金凤”,他却说让自己有创业激情的还是家乡的好政策、好环境:“缺资金,县里的财政担保中心帮我们借钱;缺厂房,县里7年里给我们批了3次地;就连园区里员工子女的上学问题,都能在租住房附近无条件就近入学,那么多外地人都来阜南办厂了,我们阜南人还有啥理由不回来?”
和张德龙一样“凤还巢”的还有阜南县大名鼎鼎的“马浴缸”——雪雨洁具公司董事长马士永。走进马士永的办公室,随处可见大大小小、不同规格的洁具龙头。新产品马上就要上市了,他正铆足了劲钻研:“卫浴洁具产业就是要拼质量、拼创新,稍微落后一点就有可能被淘汰!”家乡和自己的变化,同样让马士永感慨不已:“2000年我最大的理想就是买辆三轮车,2003年我还只是温州的一个学徒工,回乡看到镇委书记都紧张,也从没想过回来。2006年县领导专门去温州找我们这些在外务工、创业的人,请我们吃饭座谈,还提供了很多好政策,这样的转变真是巨大!”
如今,马士永创办的企业已经注册了商标品牌,产品也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每年实现产值1.2亿元,解决了150人就业。他对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踌躇满志:“我们现在正抓紧研究无铅水龙头,准备推向市场,让雪雨洁具成为制定水龙头行业标准的企业之一!”
场景二
地点:德龙塑业公司质检车间 人物:王勤勤、王伟 关键词:踏实就业
走进德龙塑业公司的质检车间,21岁的阜南姑娘王勤勤正在检查产品,红扑扑的脸蛋上微微沁着汗,可态度还是一丝不苟。
从2010年底回乡找工作到现在,刚刚一年多时间,小姑娘就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一名技术工人成长为企业质检员。
“刚开始在外面打工特别难,没技术、没文凭,什么地方都不愿意要我。我特别想要一个机会,心想只要给我机会我肯定好好学,但就是没机会。”说起在外务工的两年,当过超市上货员、饭店服务员,勤勤说自己的心一直都是“漂”着的:“工作总是不固定,就是打零工、干短活。赚的钱吃吃饭、租租房就剩不下多少了。”
直到2010年回乡过年参加了阜南县的农民工招聘洽谈会,她的心才安定了下来:“毕竟是家乡的企业,管吃管住还能学技术,人情味也更浓。厂里的大哥大姐都照顾我,农忙时厂里还放假让我们帮家里干活,我现在就想好好工作,好好赚钱!”
在王勤勤的身边,像她这样“回巢”务工的青年也越来越多,她的顶头上司、德龙塑业公司总经理王伟对回来的理由多了一层现实的思考,话也说得实在:“刚毕业的时候总想着去外面闯一闯,去过上海、南京、合肥、深圳,当过销售员、文员、业务员,可总没有安定的感觉。而且父母还在老家,弟弟又小,我总得照顾他们。”
回来不到5年,王伟已经在县城安了家,还把父母接到了身边照顾,如今弟弟也毕业留在县城工作了。
王伟说,和原来的“外出务工潮”相比,他的同学、朋友间逐渐涌动起“回乡潮”,而最打动他们的还是家乡的变化:“刚开始自己也很犹豫,不过回来一看,真是不一样了。我们上学时家乡特别穷,根本没有几家像样的企业,现在光阜南工业园就有上百家企业,其中有很多上市公司。在外边能干成的事回家乡一样能干成,我现在也越来越有斗志,越来越有干劲了!”
场景三
地点:太和经济开发区 人物:赵伟 关键词:今非昔比
之所以采访赵伟,是因为他担任太和经济开发区主任整整10年。而这个开发区当时从零起步,如今已形成近百亿元的生产规模,这其中70%以上是农民工的“凤还巢”项目。
见到赵伟,是晚上8点多。由于是刚刚处理完区内企业的事务直接赶过来,中等个头、十分结实的他,已经一脸疲惫。听说记者是采访农民工的十年变化,赵伟一下子来了精神:“那变化太大了,绝对是今非昔比。”
怎么个今非昔比法?“看到过大型商场里各色各样的假发吗?”稍做沉吟,赵伟从一个“离奇”的产品来证明“今非昔比”的评价。原来,太和人一直具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很早就开始从事小商品、废旧物的贩卖,走乡串户收购头发是众多买卖的一种。“最早都是骑着自行车到处去收,然后是开着蹦蹦车,再后来就是租车、买车,吆喝声传遍了大半个中国。”赵伟笑着说,收着收着,手里有了钱,觉得卖原料不如自己开个厂,收头发就变成了造“假发”。
长发、短发、直发、烫发,再加上发帘、发束,剪下的头发成了一个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大产业。“这里有个业界名人叫傅如岭,就是从收头发做起的‘老一代’农民工。”赵伟说起了傅如岭的故事——老傅上世纪90年代初从走村串户起步,凭借着诚信经营,在一收一销中,积累了资本,1996年在家中创办了毛发加工厂,2005年又成立了金瑞祥发制品有限公司。由于地处原料供应地,又不惜花费聘请设计人员研发新款式的产品,金瑞祥逐渐发展成为国内主要的发制品出口商之一,老傅也当选为全国发制品商会副理事长。
“虽然枯燥,但数字最能说明问题。”赵伟扳着指头:一个数字是3600吨,这是太和一年发制品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再一个是发制品企业从2003年的3家增加到现在的131家,过去全国跑的农民工通过办企业解决了几千人的就近就业。太和经济开发区有个发制品产业园,4个投资上亿元数亿元的项目正在建设,投产后,当地发制品将成为百亿元产业。
“发制品只是我们的6个支柱产业之一。”赵伟说,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木业建材、工业滤布,各个产业都有农民工创业的项目。“呵呵,你说这叫不叫今非昔比?”
(本报见习记者 邓晖 本报记者 李陈续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