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6日 星期日

    共倡全民修身 推动社会善治

    ——知名专家学者会聚中山纵论全民修身行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6日 05版)
    全民修身行动理论研讨会会场。
    “全民修身行动”全国首倡仪式现场。资料照片

      编者按    

         近日,光明日报和广东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全民修身行动理论研讨会。研讨会旨在对中山市五年来的全民修身行动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探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珠海以及中山等地的近30位专家学者到中山西区烟洲书院亲身体验了“修身学堂”,随后就全民修身行动如何纵深推进把脉开方。

     

      

        近日,光明日报和广东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全民修身行动理论研讨会。研讨会旨在对中山市五年来的全民修身行动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探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珠海以及中山等地的近30位专家学者到中山西区烟洲书院亲身体验了“修身学堂”,随后就全民修身行动如何纵深推进把脉开方。

     

        时代意义:审时度势,顺应民意,务实创新

     

        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山市开展全民修身行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全民修身行动贴合时代要求,定位高、涵盖广、实践性强,极具前瞻性和战略眼光。

     

        体现文化自觉。中央文明办二局局长涂更新指出,中山全民修身行动站位高,涵盖广,措施实,基础厚,体现了中山人民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人们幸福指数的催化剂。全民修身行动引导社会成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提升道德自觉,激发道德自省,让人们在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方正辉表示,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有其深刻的必然性,一是经济发展的呼唤,二是文化底蕴的引领,三是务实创新的塑造。全民修身行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探索,是创新社会管理、培育高素质现代公民模式的有效探索。通过以德树人、以文化人,激发全社会坚定理想信念、呼唤道德回归的热情,实现社会个体幸福与整体幸福、享受物质幸福与感受精神幸福、全民共建共享幸福的互促共进。通过举行市民评选身边好人好事、先进典型的活动,引导市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让修身转化为人人能身体力行,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真正落地生根。

     

        回应群众关切。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汪一洋指出,现在的社会关注点从经济向文化层面转变、从物质向精神层面转变,全民修身有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精神缺失的问题,二是道德建设的问题,三是勤政廉洁的问题。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春晨认为,面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不少人感到悲观,因为相对于整个社会,个人的道德力量是微弱的,而以政府的名义进行以修身行动为载体的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表明了政府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的态度和信心,符合人民群众的道德意愿。广东省委党校哲学系原主任吴灿新教授指出,开展全民修身行动是改革开放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最大限度抑制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代价的迫切要求,是探索新时期社会管理机制的客观要求,适应当前凸现的文化需要、精神需要和道德需要,着眼于树立善治理念解决民生问题。

     

        具有前瞻性。中央党校教授王杰指出,中山首创全民修身行动,可以说是走了第一步看到了第二步甚至第三步。几十年后,中山的全民修身可能会和深圳特区当年的经济改革一样有着重要意义,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非常值得关注的转折点,为人们幸福感的提升提供了持久的内在支撑。广东省社科联主席、研究员田丰指出,全民修身是深入人文理性的一次全新探索,中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近代文化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因而有这样好的文化传统。在新时期,中山的修身活动着眼于“以文化人”,创新培养现代公民的模式,找到了践行新广东精神的结合点,力求通过修身达到善治,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副所长虞和平研究员认为,全民修身行动有着开风气之先的前瞻性,要通过实践慢慢完善,而且要持之以恒。

     

        路径探索:夯实内容,丰富形式,健全机制

     

        从修身内涵上看,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

     

        弘扬传统。涂更新强调,修身要抓住根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道德建设,其中重点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光大传统文化精华,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同时,还要大力弘扬共产党人的先进文化。方正辉提出,修身内涵要注重传承中华传统优秀道德文化,又要深入挖掘本土香山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大力弘扬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平等博爱”思想。王杰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能为提高群众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提供重要的导向,“孝悌忠信”等应是修身标准规范的重要内容。

     

        与时俱进。无论是道德建设还是全民修身,都必须认清道德的历史演变规律,把握文化特点,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系统梳理现代文化,解决思路和出路的问题。汪一洋指出,全民修身行动要成为中山软实力的文化载体,必须注重现代文明和时代精神建设相结合,全民修身绝不能搞简单的复古。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丁晋清认为,全民修身行动必须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特别是结合新时期的广东精神。他将中山全民修身行动概括为“厚德博爱,诚信和谐,敏行创新”。田丰提出,要大力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道德精神,形成法律和道德、权利和义务、真善美相结合的新时期精神。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韩冬雪教授认为,修身内涵上要把握现代文化强调“诚信”的特点,还要明晰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多做学理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提出,全民修身行动要考虑目标、措施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当前可寻找的基本抓手包括重塑信任关系和强化职业道德等。

     

        从修身形式上看,既要典型引路,又要另辟蹊径。

     

        树立典型。只有依托固定的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民修身行动才能深入人心。与会专家认为,修身学堂是全民修身行动虚功实做的有效落脚点,容易让市民接受,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值得肯定和推广。涂更新提出,既要典型引路,树立中山人身边的平民榜样,把握不同人群道德建设特点,又要规范载体,使修身学堂具有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庄重、肃穆的环境,统一规范的流程,把修身学堂建成明德修身的课堂,洗涤心灵的平台。中国政法大学郭世佑教授建议,修身学堂在环境布置、氛围渲染、主持人培训上要多下功夫,对于经典除了要诵读,还有注意讲解,且不宜由道德模范自述事迹,不能有表演意味。

     

        开拓新路。汪一洋认为,全民修身要成为中山软实力的文化载体,必须注重培育社会组织,发挥市民主体作用、推动市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王杰建议,培养一批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普及者、引领者,让他们在各个“修身学堂”中传播文化精髓,引领百姓认同和实践全民修身。田丰建议将全民修身行动和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和科普周活动相结合,以提高修身活动的影响力。

     

        从修身机制上看,既要领导表率,又要个人内修。

     

        做好制度保障。全民修身行动是个系统工程,只有依靠制度保障护航,坚持内省自律和制度规约相结合,才能得以延续。一要明确目标路径。虞和平提出,要实现“身修、齐家、市治、一方平”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刘云德教授认为,修身必须要有分层次目标,有分阶段任务,必须落实到个体,而且要完善相关制度切实保障行善者。吴灿新提出,当前急需健全全民修身的领导机制、教育机制、实践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注重德与法、官德与民德、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个人与社会、内修与外形、权利与义务、重点与系统相结合,推动社会善治。

     

        注重领导表率。全民修身行动要求各级官员加强道德自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表率。王杰认为,领导者要自觉实践修身做法,通过身体力行影响百姓,如领导可每天用半小时时间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用其中的精髓指导工作实践。孙春晨认为,官员的自律形象对群众具有极强的道德感染力,官员修身的直接体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处理公共事务时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广泛争取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调动个人积极性。韩冬雪认为,修身行动应以实现社会自治为目标,政府只需要搭建平台,做好宣传引导,不需太多的制度干预,以道德为主要调节机制,更多地依托社会组织去推动,促使修身向良性发展。广东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化教研部主任张求会教授认为,当前全民修身行动的最大问题是基层百姓参与不足,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要设法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激发他们内在的道德热情,从践行微小的道德行为做起,坚守自己的良知与道德底线。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熊月之认为,全民修身行动,关键是引导群众自觉内省,即实现个人精神层面的和谐,处理好“人我”(个人与个人)、“物我”(人与自然)、“群己”(个人与社会、局部与全局)、“今明”(现在与未来)、“吾我”(自我和谐)五对关系,以每个人的心灵和谐促进全社会的和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