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2日 星期三

    西宁: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2日 11版)

        西宁是青藏高原地区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近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做好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这篇大文章。

     

        凝心共追求:

     

        全力打造人民幸福之城

     

        2009年,西宁进入国家卫生城市行列。此后,西宁市又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西宁市始终坚持“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的创建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建惠民,把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作为发动群众参与、完善城市功能、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民计民生的过程。以城市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城联创”,围绕交通秩序、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窗口服务、民生权益、市容环境等方面,在“治堵”、“治乱”、“治脏”、“治差”、“治难”上着力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使西宁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美化优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在城北区严小村这个西宁市首个社区化新农村里,记者看到,连片修缮的二层河湟小居,宽阔平整的硬化道路,设施齐全的村级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昔日的旧村庄变为现在靓丽的新社区。66岁的老党员严生禄乐呵呵地说:“环境更好了,服务更优了,生活也更方便了,社区化新农村让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

     

        力铸城市魂:

     

        锻造西宁城市精神

     

        西宁市在创建活动中,积极培育“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积极塑造城市对外开放与兼收并蓄之美。着眼于全民共建共享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城乡清洁行动,弘扬志愿精神,传播文明新风,推动爱心家园、平安家园、生态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和文明家园建设,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养成和城市公共管理水平跨越提升。

     

        在创建活动中,西宁市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精心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乐于参与和便于参与的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市民参与作为文明创建的重点,并动员和组织社团带头搞创建。

     

        广种文明花:

     

        全力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西宁市“三大创建”取得新进展,涌现出一大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群众精神风貌发生深刻变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方法日臻完善,领域逐步拓展,群众参与热情越来越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西宁持续组织开展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西宁好人评选活动,形成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和强大道德约束气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户、文化中心户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全社会共建美好西宁的强大合力,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宿感日益增强,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不断夯实。

     

        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西宁市民来自五湖四海,正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建立“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理念,成为激发广大市民积极性、创造性的“共振点”。全国文明城市最重要的指标,是民生。最重要的标准,是民意。最终的评判者,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220多万人民群众。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拓展、深化、推进,实现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满意程度的同步提升。市民对创建的知晓率为85.6﹪,认同率为97.2﹪。这两个数字说明,市委、市政府创建的决策是正确的,各地区各部门创建的措施是得力的,老百姓对创建是支持的满意的,文明城市创建真正让老百姓在变化中感受到“幸福之城”的名副其实。本报记者 刘 鹏 本报通讯员 周 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