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民主恳谈”,浙江省温岭市各乡镇的人代会在代表参与预算审查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陈奕敏。这位47岁的中年男子,现任职务是“温岭市委民主恳谈工作办公室主任”,外界称之为“陈恳谈”。
代表们会上会下激烈商讨预算安排,公开批评、建议政府预算,投票不再是清一色的赞成票,还有很多反对票,有的代表甚至退场抗议。这正是温岭市各乡镇人代会里的热闹场面。对13年前最早的那次民主恳谈会,陈奕敏记忆犹新。1999年6月,时任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的陈奕敏去松门镇推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教育。当时的镇委书记朱从才希望这次活动“搞实际一点”。陈奕敏于是设计了一场“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结果论坛来了200多人。一个代表当面问镇委书记,“每家每户都交钱给镇里,是准备搞路面硬化、亮化、绿化工程的,现在钱到底哪儿去了?”温岭的民主恳谈就此拉开序幕。“效果非常好,群众畅所欲言,提出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落实。”陈奕敏说。
民主恳谈做法不仅获得乡镇层面的支持,也最终获得市里领导的支持。2004年,温岭这一创举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5年,温岭的民主恳谈与“公共预算改革”融为一体,理论界称此举是“将民主体制外的恳谈搬到体制内”。
刚开始搞民主恳谈的时候,大家发现一个规律,不少领导要求上马的项目没有上,反而是通过民主恳谈“谈”出来的项目,都上了。此后可以“谈”的范围一扩再扩。到2010年,温岭市人大已将“参与式预算”扩展至大多数政府部门,这自然又带来一场预算“革命”。
在陈奕敏看来,民主恳谈不仅是一种参与式民主方式,更是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条路还会继续走下去。本报记者 陆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