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领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抓住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活力和优势所在,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一套推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和机制。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命题,确立了党内民主的战略地位,创新了执政党建设理论中关键性理念。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中五个方面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和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的权力监督体制的重要举措。2009年6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研究党内民主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回答了推进党内民主的基本路径,“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习近平同志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特别指出,我们党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形成并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蓬勃活力,这是巨大的制度优势。
综观这10年,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内民主建设实践的推进程度是空前的。从中央率先做出表率到基层试点逐步全面推进;从党务公开的积极稳妥推进到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保障的不断加强;从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日益完善到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更加健全,已经形成党内民主的制度和机制。党中央率先垂范,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始,中央政治局开始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意味着向中央委员会进行述职,接受中央委员会的民主监督。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更是充满活力,公推直选、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四议两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规范逐步完善。2002年颁布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强调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性。2004年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进一步明确规范了党内的民主监督,加大了监督的力度。2006年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完整地赋予党员的党内生活民主权利。2006年下发《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文件,更是强调党政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性。正是这10年间,我们党对党内民主建设问题,从中央的强力推进到基层党组织的探索实践,从而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蓬勃生命活力,形成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良性互动,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就,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得来的,是党的宝贵思想财富,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备加珍惜、继承创新、探索实践。正如习近平同志在“7·23”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党靠这些优势起家,靠这些优势成就伟业,也一定能够发挥这些优势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