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7日 星期五

    短 评

    来自哲学的救赎

    作者:徐建华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7日 15版)

        宁静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和惬意。她年迈、瘦小却精致,像一颗美丽的水晶缓缓地走来,走进了他的心里。法国导演让·贝克于2010年执导的温情之作《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给人以别样的温暖,就像好久没有触碰过的美好,在那一刹那突然爆发,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只有和缓平静的画面,却足以让你感动。

        这部由法国国宝级电影演员杰拉尔·德帕迪约和当年已95岁高龄的吉赛勒·卡扎德絮主演的电影除了温馨的情感之外,整个故事都透露着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考。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人,强调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在电影中,基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精神上极度空虚孤独,而与玛格丽特的午后约会成了他喧闹生活中难能可贵的宁静时刻。这是一种“根”的追寻,恰好契合了宗教被打破的时代西方民众“无所依靠”的精神状态。并且,玛格丽特教给了基曼同命运抗争和追逐美好生活的勇气,为了给快要失明的玛格丽特读小说,基曼不再恐惧读书,而发奋练习。面对基曼对母亲的不满,玛格丽特用小说里的话劝慰基曼:“你会在母亲的坟前恸哭,像一条狗。”最终,基曼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精神得到了救赎。

        基曼和老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因为基曼对老人的耐心聆听本身也成就了老人的人生价值。其实,“玛格丽特”这个名字不仅仅是脆弱的需要保护的“小花”的意思,其间蕴含着更加深层的隐喻。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著作《盲刺客》用存在主义的思想作为小说结构主线及表层形式的意义,导演用“玛格丽特”作为给基曼救赎的老人的名字,似乎象征着基曼实际上受到的是存在主义哲学意义上的救赎。当基曼的女友质问花被送给谁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基曼的心已经被一位95岁的老人偷走。这种感情像午后那掺杂着阳光和笑意的空气,没有浓烈的火焰却绵绵不绝,正如电影最后的独白:“爱情故事里,不只有爱情。”人类的感情竟是如此奇妙。自由、尊严、生存、希望、精神、救赎,存在主义的本质在这部电影中升华,让它成为一部温暖下透露着深刻人道主义气息和哲学思考的电影杰作。而这对当前中国社会民众精神世界的回归不无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