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3日电(记者宋晓梦)从“30后”到“90后”,几代人的奉献与创造铸就了西藏科考60年。科考是中国地质大学建校以来科研工作的重要领域,而西藏严酷的自然环境:雪山、冰川、高原、湖泊,孕育了这所学校从“30后”到“90后”几代师生勇敢、坚毅、豪迈、乐观、脚踏实地的品格,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和对事业的痴迷。
在技术设施差、生活条件也差的年代,为了完成考察路线,他们可以不顾危险,从陡峭的崖壁上穿越深谷;在错误的图纸和没有经验的司机给他们造成的极端险境面前,即便体能已达到极限,他们仍背着沉重的标本,凭着超人的毅力,向营地进发,完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发现”。
继承这种精神的是改革开放后培养起来的、90年代中后期在国家重大项目中担纲的一批中青年地质学家。他们科考的足迹从喜马拉雅山到雅鲁藏布江,从藏南到藏北。他们用现代地质科学的理论和手段,取得累累成果,使中国地学界在世界青藏高原研究领域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重要的力量,并为这支队伍的承上启下,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令人欣慰的是这支队伍中“80后”“90后”的成长。与成长于英雄崇拜时代的长辈们不同,他们生活在选择更多、诱惑更多、生活条件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的时代。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也为医学能否解决高原综合症担心,也为恋爱等问题忧虑,寂寞时甚至想哭。但是,正如博士生梁晓所说:“经历过极端生活环境的人会很坚强,很有责任感,而且心胸开阔。很多科学家都把西藏研究当成终生事业,我们“80后”“90后”肯定会有一批人以他们为榜样,完成自己的理想。”相信这个队伍中一定会走出一批国家栋梁。
(详细报道见4版《西藏科学考察:从“30后”到“90后”——记中国地质大学西藏科考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