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4日 星期二

    珠海:“漂流书屋”谱文化乐章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4日   01 版)

        2007年至今,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已建成25家农家“漂流书屋”,书屋由金湾区图书馆统一管理,已成为金湾区的品牌项目,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

        在小林村农家“漂流书屋”里,正坐着好几位埋头阅读的村民和孩子。书屋服务台上,井井有条地码放着读者借阅证、图书入库登记簿、读者资料登记簿和书刊流向流量统计簿等。一排排书柜中摆放着2000多册新书新刊。书屋管理员林国洪介绍,那些书脊上贴着蓝色圆点的“热门书”是刚从外村书屋“漂流”过来的,不久还将“漂流”到下一个农家书屋去。

        他的妻子骆萍仲对记者说,今年1月,有位从湖南怀化来这里过年的女大学生叶朋,读书读到痴迷处,把手机丢在了书屋,林国洪发现后,追到几百米外的公交汽车站。当叶朋接过手机时,感激地掏出300元钱酬谢这位素不相识的书屋大叔。林国洪却说:“你要是感谢的话,就多来书屋看书吧。”

        金湾区图书馆馆长王乃琴告诉记者,他们的图书管理员都是兼职,起先没有工资,从去年5月份始,才给考核合格者和优秀者每月发放500至700元奖金。

        三灶镇列圣村农家“漂流书屋”里,管理员吴艳伟正忙着登记借书证和还书卡;而对门的小卖部里,来自湖北的店主孟海龙夫妻俩却一人捧着一本厚厚的新书,津津有味地阅读。

        见记者感兴趣,孟海龙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今年春节时,吴艳伟大姐见我们平时只顾打工挣钱,周末休假时又喜欢打牌玩麻将,她就趁着金湾区农家图书漂流的机会,给我办了一个借书证。现在我们一家从书中学会了两代人怎样交朋友,一家人还有计划地参与各种社会文体活动。”

        三灶镇宣传委员张仕力兴奋地说,三灶镇作为珠海西部农村的文化强镇,连续四届举行了金湾区“全民读书节”,与书为伴,手不释卷的读书生活,已成为很多三灶人每天不可缺少的营养大餐。

        一位名叫饶瞳瞳的65岁南昌市退休女干部,四年前来到金湾照看孙子,她对记者夸赞道,她最喜欢看《中外文摘》、《读者》和光明日报的《书摘》,而这些很有品味的社科书刊,在这里全都能看到。“漂流书屋太好了!”她说。

        金湾区的“漂流书屋”也向企业向学校扩展,成了覆盖全区的32家。

        金湾区文化局局长李成铿对记者说,南中国海西岸的这块海滩从封闭到开放,从贫穷到富裕,从愚昧到文明,离不开知识的浇灌和文化的繁荣,而覆盖全区的32家漂流书屋就是盛开在南粤乡村里的文化奇葩。

        珠海市图书馆副馆长尚元正、刘楚珊说:“一个外来人口占三分之二的金湾区,25万人口中持有常年‘一证通’借书证的有7900多人,广大农民和外来工读者可以选择全区32个村居校企任意一个邻近的漂流书屋,非常方便地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而且使全部图书保持了较高的流动性和借阅率,这实在是信息时代中国图书界的一大奇迹。”

        “我们不能把图书馆办成藏书馆,而是要办成真正的读书馆。”金湾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文莱坚定地对记者说。(本报记者 王建明 杨连成)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