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政务微博“平安北京”发布的四条关于“非京户籍人员在京办理出入境证件提示”的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对于网友的疑问,“平安北京”一一耐心解答。已经拥有360多万粉丝的“平安北京”,用最现代、最时尚的方式为北京的社会管理增添了一抹亮色。
2004年6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管理创新”。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从政府“包打天下”,到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合力;从“灭火”,到突出源头治理;从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视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管理,8年来,围绕着“创新”,我国的社会管理不断与时俱进。
战略作用成为共识
十六大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日益成为执政之要。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喻为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中央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多次强调,凸显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在2009年底举行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发表的讲话中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2011年3月,“社会管理创新”一词首次以重要篇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单独成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已被各级政府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1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是我国第一份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正式文件。
2011年9月16日,中央决定,把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其包含内容和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能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已成共识。
社会管理格局日趋完善
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以保障民生为重点,涵盖了基本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创新等范围,在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众参与、非户籍居民平等参与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探索性的改革。
近年来,多地出现政府与社会组织“深度合作”的动向说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已经破题,“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正在形成。
2010年,上海市创建中国首家社会创新孵化园,搭建政府、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在应对社会问题时的协作平台
2010年7月8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15家公募基金会和南都公益基金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等20家非公募基金会机构发起筹建的基金会中心网启动,全国1800多家基金会相关的资助项目、财务收支及捐款信息开始通过中心网向公众披露。基金会中心网的开通运营,开启了公益基金透明化之旅,昭示着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自律意识和应责能力正逐步提高。
为和谐社会打牢基础
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把重点放在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上。
让亿万流动人口把他乡当故乡,以前一直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难点。近年来,各地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伴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一把“双刃剑”,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各级政府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了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本报记者 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