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3日 星期一

    珍贵苏区文物《红军战歌》被发现

    有关部门正就《红军战歌》的珍藏和合理利用制定方案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3日   05 版)
    (资料照片)

        本报龙南9月2日电(记者董山峰、胡晓军 通讯员李慧、李胜雄)“油菜开花满段黄,宣传哥哥上前方,保护哥哥打胜仗,缴到枪支用船装。”近日,江西赣州龙南县发现一份属于中央苏区时期的《红军战歌》手抄本。

        据长期从事红色文物研究的赣州市文物局专家韩振飞等鉴定,从《红军战歌》的纸质、保存方式和龙南县的历史背景来看,该歌本系1932年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编印,十分罕见,对于研究中央苏区历史和苏区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红军战歌》歌本纸质是民间传统制造的“竹麻纸”,每张纸表面都涂有一层桐油,以防虫、防腐蚀。该歌本为手抄本,封面上有五角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印章,以及印有“红军战歌”、“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字样。封底写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编印”字样及印章,以及“公历一九三二年印”字样。整个歌本高17厘米、宽11厘米,共15页,品相完好,字迹清晰,收集了19首根据龙南当地山歌改编而成的红军战歌。歌词内容通俗易懂,充满战斗豪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巨大作用。

        据史料记载,1931年,原国民革命军笫二十六路军在宁都县起义,起义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笫五军团。1932年,红五军团参加了赣州战役。龙南当时是重要的中央苏区县之一,红五军团曾多次深入龙南。其间,红五军团宣传发动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以及帮助群众收稻子、插秧等,教群众识字、唱红歌。龙南群众非常支持红军,贫困农民纷纷加入革命队伍。《红军战歌》即为红五军团在龙南活动时而作。

        据了解,该歌本是龙南客家山歌大王、桃江乡农民艺术剧团团长陈科发在收集山歌时发现并收藏的。在龙南,陈科发因山歌、红歌而家喻户晓,许多群众找到他交流山歌红歌。两个多月前,陈科发在一个小山村收集山歌时,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专程找到他,拿出一本纸张泛黄的歌本给他看,陈科发一看到歌本上写着《红军战歌》几个字样,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老人见此情景就说:“你喜欢就给你吧!”陈科发听后非常激动,询问要给老人多少钱。他翻遍口袋将身上所有的钱拿给老人,老人说啥也不肯收钱:“我把书给你,是因为看到你对红歌的痴迷。”陈科发过意不去,于是到附近的圩镇上买了三斤猪肉、两瓶酒、三斤苹果和两盒糕点,送给老人家,以表感激之情。

        8月20日,当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组到龙南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在陈科发的家中看到《红军战歌》,专家们传阅后一致认为能在龙南发现该歌本实属罕见。目前,陈科发已将该歌本里的19首战歌改编成山歌短剧,并根据当年苏区的场景,准备在该县大瑞山拍摄MTV,让《红军战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据悉,龙南县正在组织专家对歌词进行整理注释,并就《红军战歌》的珍藏和合理利用制定方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