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3日 星期一

    土地财政凸显财税体制改进必要

    吴纶卿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3日   02 版)

        数家媒体近日不约而同地推出了有关土地财政方面的报道。报道说,财政部的数据显示,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效应,全国土地出让成交额大幅下降,截至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430亿元,同比减少4342亿元,下降27.5%。财政部的数据还显示,有近四成的省份未完成财政收入“双过半”的任务,由此导致许多地方财政吃紧。

        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许多地方政府重新打起了土地的主意。一些地方政府除了明里暗里抗拒房地产调控政策、明火暗火升温房地产市场外,还在土地市场上动作频频。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近期有关研究数据显示,至7月份,许多城市的土地市场出现了回暖趋势,有300个城市住宅类用地的推出量,在7月份达到了今年以来的单月最高值,8月份的土地推出量甚至达到了此前数月的总和……而随着近期楼市的反弹,各地土地市场回暖渐成趋势,房地产开发商又开始创下土地市场高单价、高总价的纪录。所有这些迹象,已经明显影响到土地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预期。

        上述市场动向,向人们揭示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阻力——许多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有相当多的重合之处,这是不争的事实。房地产市场火了,土地才能卖得出去;土地卖出好价钱了,地方政府手里才有更多的现金支配;地方政府手里有钱了,其官员才能得到实惠、树立政绩……

        显然,在当前财税体制下,现行汲税方式、分配比例以及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时效都远远不能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许多地方的发展冲动,在官员政绩观的催化下,最终只能找到“土地生钱”这个出口。在现行制度下,地方政府支配土地使用权,等于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支配权。又由于政府官员任期的有限性,每一任官员都希望在自己任内多卖地,扩大财政收入。

        最近一些年,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益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此,早有关于这一趋势危险性的警告。在许多地方,土地财政的性质已经远远超出了贴补财政支出不足的范围。来自土地的收益,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用处上,都由辅变主,成了地方政府运转的支柱。这种状况的危险在于,对地方政府来说,土地收益部分的财政支出并无可替代来源,土地市场泡沫破灭之时,可能就是地方政府运转的“停摆”之日。

        土地价格高涨时,地方政府日子好过,缓解了财税体制改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土地市场的泡沫会给整个经济带来风险,而挤出土地市场的泡沫,使地方财政吃紧,加大了中央财政的负担,也暴露了财税体制不尽合理之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土地财政危及整体经济运行的问题,就必须改进现行财税制度,使之更加合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