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光明情结

    光明日报,我的精神密友

    陈育宁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1日   12 版)
    陈育宁向记者展示他收集的剪报。

    本报记者 庄电一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论我做什么工作,都坚持读报剪报的习惯,直到退休也未中断。结合我每个时期的不同工作,在我有条件阅读的几种报纸中,凡是觉得受到启发或以后用得着的、或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信息、资料等,都要剪下来,注明出处和时间,工工整整地贴在一个八开大本上。差不多一年剪贴一本,如今已30多本,摞起来约有一米高了。几次搬家,这批剪报资料从未丢弃。许多思路的启迪、信息的获得、知识的增长,都与这份剪报的积累分不开。在这大量的剪报中,大约有一半来自于光明日报,光明日报是我多年来从未中断的一份阅读和剪贴的报纸。

        我一直从事民族历史专业研究,从光明日报登载的学术文章、学术信息及报告中,获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新的课题信息,也从宏观上了解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态势,给予我的专业研究和科研组织工作以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我很长一段时间从事大学的领导工作,如何认识大学,如何办大学,如何办好大学,对于这些每天都要接触、都要思考的问题,光明日报是我离不开的导师。光明日报也是一张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报纸,它在每个时期对大学发展走向的讨论、办大学的经验、校长的体会、国外的做法等等文章,都是我剪贴研究的对象,我从中受益的确很多,直接影响着我对一所大学的理解、设计和发展的引导。除了上述两方面外,我体会更深的是光明日报作为一张主要为知识分子服务的报纸,给予了像我一样很多在西部工作的知识分子以深深的关爱和鼓励。这里我不能不提到长期担任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的庄电一同志,他通过多年来对我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的报道,跟踪着一个党培养下知识分子成长的历程,也反映了西部科教事业发展的轨迹。

        1995年5月,当我调任银川市市委书记时,庄电一立即在光明日报发了一条消息称,宁夏当地人士近日议论的一个话题是,一位民族史学家出任银川市市委书记。意思是人们有观望、有期待。2001年春,我完成了市委书记岗位上的工作后,又担任了宁夏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庄电一又发表了《关键是要树立自信心——访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育宁》(《光明日报》2001年12月7日),报道了我主政宁夏大学的工作思路及发生的变化。在此后的几年里,他一直关注着我的工作,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在具有很强影响力的光明日报上给予报道,使我切身感到了鼓舞,增强了信心。

        在我担任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的那几年里,宁夏大学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省部共建的一所重点大学建设发展的每一次进步,庄电一都作了许多跟踪报道,比如《从没有博士点的省区中除名 宁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宁夏日报》2003年11月19日),《创新管理体制 构建新型模式:宁夏大学对学院进行实体化改革》(《光明日报》2004年5月22日),《填补西夏学研究空白 大型文献丛书〈中国藏西夏文献〉面世》(《光明日报》2005年8月18日),《以教学质量为中心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宁夏大学社会声誉不断攀升》(《光明日报》2006年1月8日),等等。对此,我和我的同事都满怀感激。当然,这些珍贵的资料,我也都及时剪贴下来了。可以说,我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得到了光明日报的鼓励和支持。

        一个人一生中有几十年情结至深的密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明日报是与我几十年结伴的精神密友,我由衷地感谢它。

        (作者为著名民族史专家、博士生导师,曾任银川市市委书记、宁夏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