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

    专家视点

    时代呼唤生命道德

    籍艳玲 《 光明日报 》( 2012年09月01日   05 版)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2008年10月发布的数据,在全国15—34岁的青少年中,自杀已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如花般鲜活的生命就在顷刻间折损,让人痛惜,更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漠视生命是道德教育的一大缺憾。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教育青少年珍惜生命、讲求生命道德、走出 “生命困顿”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选择。

        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的生存需要中产生,规范、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

        道德起源与发展的动力都源于生命,生命应该是教育的起点。反观我们的教育,加强生命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而生命道德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点。所以坚持以人为本,首要的是恪守生命道德;坚持育人为本,就要把生命道德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生命道德是道德的一个新的范畴,是对生命问题的基本认识、看法和态度,是调整人与自己生命、他人生命、人类生命及它类生命之间关系的道德。生命道德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珍爱生命,这是生命道德的基本准则。具体表现为保护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二是追求生命意义,这是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是美好的,也是可贵的,生命道德就是为人生幸福的道德。斯宾诺莎说:“一个人愈努力并且逾能够寻求他自己的利益或保持他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愈有德行。”生命是最可宝贵的。珍惜自己的生命体现着基本的生命道德,牺牲自己保护他人的生命闪耀着生命道德的光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客车撞来瞬间,她奋力推开学生,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大巴司机吴斌,当被高速公路飞来的异物击中时,用生命挽救了34位旅客。这些可歌可泣的崇高壮举无不彰显了生命道德的品位和力量。

        培养生命道德必须加强全面的教育,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营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处理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性与非理性、个体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关系,正确理解生命。通过开设生命道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健康常识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责任教育及死亡教育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生存技能,强化人生体验,感悟生命价值。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它对人的一生的影响不可替代。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意识;要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让孩子自由成长,在生活、游戏中领会生命知识,理解生命意义。要发挥社会教育的促进性作用。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不仅是一个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全社会要大力宣扬生命道德,开展一场热爱生命的宣传运动,形成珍惜生命的良好风尚;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生命道德教育中来;网络、电影电视、报刊等社会媒体要强化正面引导,减少对青少年的负面暗示和误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推展,促使青少年欣赏生命之美好,珍惜生命之存在,尊重生命之个性,维护生命之权利。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人生,构建和谐的社会。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