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5日 星期六

    走“活”信息一盘棋

    ——记南京军区某防空旅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5日 02版)

        南京军区某防空旅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撬动科学发展的支点,率先转型、步步领先,成为新形势下我军一支雄师劲旅。这个旅近5年参加总部、军区组织的重大任务10余项,发射51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是“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军事训练一级师旅级单位”,两次被南京军区记集体三等功。

     

        过人之处

     

        走进防空旅,乍一看,与别的营区并无不同。其实,他们的过人之处是:深埋于地下的光纤和线路。

     

        早在1999年,这个防空旅的信息化建设就迈步先行,其后,他们步步领先:

     

        2007年,研发运用全军首个军营信息网格,打通信息“烟囱”,实现数据按需获取、资源全局共享、系统综合集成;

     

        2008年,在南京军区率先建成陆军防空兵首个复杂电磁环境训练场;

     

        2009年,规范整合通用信息系统,后升级为军区的“基层通用信息系统”;

     

        2010年,物联网走进军营,率先推动信息化、可视化军营向智能化迈进;

     

        2011年,完成总部赋予的《防空兵基于信息系统训练教令》编写任务……

     

        这个旅的旅长张松黎是一位防空老兵,见证了旅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首探索之路,他总结道:“信息化建设是跨部门、跨领域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一时、某个人、某一任的事,只有紧跟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浪潮,统筹规划,持续发力,才能有所作为。”

     

        在上级党委支持下,这个旅不等不靠,与全军军事网格研究中心合力攻关。2007年,一项技术革命瓜熟蒂落——全军首个军营信息网格投入使用,实现战备管理系统、情报资料管理系统、作战数据库等信息“孤岛”之间互通、融合,网上教学、办公、事务管理等各类数据共享。后来,在信息网格基础上发展完善的“基层通用业务信息系统”,在南京军区部队推广应用。

     

        网络没有新鲜数据,就如同人没有新鲜血液一样。2011年,张松黎担任旅长后,着力推进军营信息网格建设,专门成立作战数据工作站,旅、营、连3级数据组定期更新部队参加重大演训、科研攻关等任务时采集的数据,每半个月组织一次数据检查,确保作战数据常态“保鲜”、真实可靠。

     

        为解决“有硬件无软件”的问题,这些年,不管旅领导班子成员如何变动,有项工作雷打不动——每年出台《信息软件开发实施方案》,拿出软件开发专项经费,确保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完成。

     

        先“化”脑袋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他人体会不到的困难和风险,也能先他人一步品尝到美味,吸收到营养”——在各种场合,这个旅的唐政委都用自己对信息化建设的独到见解,激励旅党委“一班人”先行一步、敢闯敢创。

     

        早在几年前,这个旅就大力开展模拟化训练,建立起覆盖7个专业12类125件(套)模拟训练系统及装备。由于各个模拟训练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有效融合,模拟训练系统效能低下。去年初,这个旅多方筹措500万元经费,苦干一年多,建成集网络训练、模拟对抗、作战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模拟训练中心。

     

        过去,某新装备的数模变换器出现故障后,更换花费高,且耗时长,制约了装备作战效能的提高。“敢为人先,才能取得领先。”旅领导挂帅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历经2年多,研制成功新型数模变换器。该项成果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省经费100多万元,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化”那“化”,脑袋先要开化。旅党委以前瞻的眼光和过人胆略勇闯新路,突破17类作战重难点问题,完成68种器材、设备、软件的改造与研制,打通野战防空作战空情链、指挥链、打击链、保障链,有41项研究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

     

        不是神话

     

        物品不仅拥有“大脑”,还可以“说话”——在南京军区某防空旅,这不是神话。

     

        “我要一箱指挥通信器材!”走进战备仓库,只见一名战士操纵遥控器,远处货架上一个货箱便发出“滴滴”声,闪着红光。“就是它,搬走吧!”“有了物联网支撑,调取物资器材能做到‘大海捞针’,且想捞哪根就捞哪根。”

     

        这个旅开发的物联网技术,使调取物资器材精确到位,装备故障检测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故障预防能力提高80%。

     

        近年来,防空旅把信息化建设看作一条巨大的“结构链”,信息化成果普及运用大大提速。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将战备管理、空情接收与分发、通信指挥、网络视频和电视电话会议、目标监控等“捆”在一起,建立联合作战值班室,引接空情态势、气象水文等10类信息,建立程控电话、网络指挥等8条指挥链路,营造出“24小时中军帐”;构建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网络化信息运行处理平台,将各级指挥机构、火炮、导弹战车等武器平台连为一体,5个人就能指挥一场防空战;借鉴商业公司“一站式服务”的理念,机关各业务部门把办公室“搬”到网上,凡涉及官兵日常生活服务,都能在网上得到及时答复;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设立“数字化病房”,医生足不出营门,便可为官兵看病会诊;搭建物资采购网络平台,实现与总后采购信息网络的贯通,可直接在网上发布“采购公告”,实行招标投标。本报通讯员 胡 伟 程永亮 黄海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