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

    人才史话

    奖及识人者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21日 16版)
    张循宪

        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有疑事不能决,病之,问侍吏曰:“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吏言前平乡尉猗氏张嘉贞有异才,循宪召见,询以事;嘉贞为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因请为奏,皆意所未及。循宪还,见太后,太后善其奏,循宪具言嘉贞所为,且请以己之官授之。太后曰:“朕宁无一官自进贤邪!”因召嘉贞,入见内殿,与语,大悦,即拜监察御史;擢循宪司勋郎中,赏其得人也。

     

                              ——《资治通鉴》卷二O七·《唐纪》二三

     

        荐非其人则荐人者亦应连带受罚;同样,所荐得人,则应奖及识人者,此为法之公平。

     

        奖及识人者多益。其一,对个人而言,被荐者若真为贤才,则能真正地为国家尽力。其二,对国家而言,大臣举荐贤才,能让更多有才之士为国所用,是利国利民之举。

     

        此外,奖及识人者对于政治风气也能起到净化作用。为政者多有举荐,且所荐为贤能者,可形成一种推荐人才的风气。当然,奖赏荐人者必须注意,这种做法只能作为特例。选举官员必须以正常的铨选制度为根本,因为一旦这种奖及识人者的方式被广泛应用,则难免会被歪曲、利用。因此,这种奖赏举荐者的做法只能作为铨选制度的一种补充,为政者必须慎用。

     

        (赵麟斌 洪建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