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篇新闻稿件、31条电视新闻作品、100多篇心得日志、几千幅新闻图片,这是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2011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们交出的“看得见”的实践答卷。
6月29日至7月18日,三所高校的107名同学分成4个支队,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的组织下先后从北京出发,分赴949公里外的陕西延安、1530公里外的四川汶川、2900公里外的广西百色、2292公里外的贵州遵义,每个支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周的实践不仅留下了“看得见”的新闻作品,更给同学们的思想和内心带来了“看不见”的震撼和触动。
革命遗址感怀红色传统
土坯房、小方桌,即使在白天,不开灯依然很昏暗,这就是始建于1941年的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在这个简陋的会议室里,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出兵东北”等重要决议。
“老一辈革命者的坚定信念,是促使革命最终胜利的最佳解释。”置身革命圣地延安的枣园与杨家岭,人大国新班的李宇同学不禁感叹。
7月1日,中国传媒大学国新班师生来到遵义会议旧址,重温入党誓词。张丽敏同学激动不已:“这不是作秀,不是形式,而是对我们每个年轻党员思想和灵魂的洗礼。”
7月3日,在中国女红军纪念馆,钟薇同学被女红军王泉嫒的故事深深打动了。1935年,早年参加革命的王泉嫒在长征途中认识了志同道合的王首道,两人相知相爱,但结婚第二天就被迫分开,再次见面已是五个月后,而这仅有的“再见”竟成了诀别……钟薇说,红色革命路上浪漫、悲戚的爱情故事,带给她的不仅是震撼,更多的是对现在来之不易幸福生活的思考,思考如何珍惜它,如何在这美好的时代里做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当代女性。
“我要到基层来接受教育”
王文雨是清华大学国新班的一名普通同学,之前,这位南京姑娘的烦恼不过是女孩子的减肥、感情,还有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现在我必须开始思考,我能为基层做什么?”百色之行后,王文雨很认真地说出这句话。
王文雨的师兄,现在百色市平果县做选调生的曾维康的毕业论文《农民中国》给了她很大冲击。曾维康在论文中写道:“当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了解和发现问题,用笔头与真心反映出来,就有可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甚至获得解决之道,尽管这可能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王文雨说:“如何实现这个过程,现在成了我新的烦恼。”
徐文擎同学则将百色称为真正的“大舞台”,她说:“在这里的每一天,我所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在告诉我,我要到基层来接受教育,了解真实的中国。”
最令清华国新学子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平果县的一个小村庄,由于交通不便很少外出,一些已经读小学的孩子甚至不清楚今年是哪一年。震撼不言而喻,正如杨云康同学所说,对于大部分长在城市的他们而言,这是“一次用心体察中国农村国情的旅程”,但更重要的是去思考:如何改变这种贫困的状况?这才是“千里之行”的意义之所在。
真心倾听被采访者的故事
7月12日,清华国新学子在百色正式开始实践的第一天。在平果县的座谈会上,危炜向县委书记韦周凡提问平果县培养选调生的先进经验。
“你愿意来平果当选调生吗?”书记反问。
“我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众目睽睽之下,危炜硬着头皮回答。
“那我不回答了,太伤我心了。”书记“反客为主”地调侃。
之后几天,危炜一边实践一边认真思考了县委书记的问题。她在日志中追问自己:“如果是我,在杀出高考的独木桥、看过都市的霓虹闪烁之后,还愿意将自己的青春韶华挥洒在一座西南小县城吗?我的顾虑是什么?那些选调基层的人为何能义无反顾?他们怀抱怎样的期许?现实又是怎样?今后有何打算?”
由书记的问题而起,危炜和小组同学逐渐理清了“选调生”这个新闻选题的思路,最终写出的稿子《选调生:我有很多事想做》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她在事后总结说:“多亏书记的反问,才让我们在采访之初就放下‘隔岸观火’的立场,将心比心,带着耳朵和真心倾听被采访者的故事,理解他们的处境。”
就是在这样的点滴磨练中,同学们逐步提升着自己的新闻专业素养。
实践之时,正值三伏酷暑,汗流浃背的同学们热情却很高,在百色、在延安、在汶川、在遵义,他们路上讨论选题、白天采访拍摄、晚上总结点评、深夜写稿编片,有时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每到一处,不仅对基层官员、讲解员“打破砂锅问到底”,还到车间、到地头、到农户家认真去倾听。
在采访平果县一个门业工人之后,郭梦君同学感慨道:“新闻工作者要着眼细微处,挖掘、调查、还原真实的细节,但也不能仅停留于细节,而应该具有开阔视野和宏观思维,以小见大,从细微处把握社会脉搏,反映社会宏观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所说,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是一次新闻工作的寻根之旅,一方面锻炼了新闻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和基层的接触和交流,让新闻更加“接地气”,接近人民群众,接近真实的生活。(本报通讯员 杨丽娟 本报记者 王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