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0日 星期五

    破解千米以下稠油开发难题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10日 11版)

        辽河油田深层稠油开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技术,突破地下千米的难题,采油深度达1400米,“洼59块H25井组”日产原油达50吨,较两年前提高20吨。

        目前,中深层稠油被各国视为重要资源,其在辽河油田占总储量的76%,约1.4亿吨,是非常宝贵的石油化工原料。它炼出的低凝柴油,是高寒地区最佳燃料;润滑油用于飞机、坦克、舰艇以及各类动力机械。

        但稠油开发是世界性的大难题。因其中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较高,非常粘稠,很难从地下采出,大部分深层稠油资源尚未有效开发。

        据辽河油田介绍,稠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显著,温度增加8至9℃,黏度可减少一半。因此,他们多用蒸气驱动技术采油,先注入高温蒸汽将稠油加热,黏度降低后,利用油与水之间的密度差进行采油。

        试验的“洼59块”地区是深埋稠油的典型区块。地下千米外,虽然有大量石油资源,但因蒸汽冷凝形成大量水,严重影响注汽,采油量少,传统采油方法难以奏效。

        经过不断自主研发,辽河油田“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技术”取得成功。新技术改变了以往平面驱油的模式,采用“上水平井注气+直井采油+下水平井泄水”的立体井网模式,创造性地将冷凝的水排掉,增加了蒸汽干度,改变了井下压力,让蒸汽快速注入井下,驱油速度加快,可提高采收率20%。

        据辽河油田公司副总经理任芳祥介绍,40年来辽河油田从没有为采水专门打井,这项技术的下叠置的水平井,不以注气、产油为主要目的,打破常规用来排液泄压,是开发理念的重大突破。经过不断成熟推广,辽河油田1.4亿吨中深层稠油储量将可有效开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